走到门口时,顾衍突然说:“你上次说想吃城南的桂花糕,我买了放在冰箱。保质期三天,用密封袋装着,记得……”
“顾衍,”苏晴打断他,“你还记得吗?我说桂花糕好吃,是因为那天我们吵架,你笨手笨脚买错了,买成了桂花味的米糕。”
顾衍愣住了,手里的密封袋“啪”地掉在地上。他好像想说什么,张了张嘴,最后只吐出一句:“我查了,米糕的热量比桂花糕低15卡。”】
发布后,评论区炸了。有人说:“笑着笑着就哭了,这是什么人间真实的分手现场!”还有人说:“顾总不是不爱,是他的爱还停留在上周,而女主已经走到下个月了。”
张姐发来消息:【这章完读率98%,读者催你赶紧和好。记住,虐不是洒狗血,是把糖罐子摔碎了,让读者看到里面沾着的糖渣。】
我看着屏幕,突然明白AI永远学不会的,是藏在理性背后的那点笨拙的温柔。
6 当集团流量砸向“泥石流”
《总裁的契约甜妻》突然火了。
先是集团旗下的短视频号剪了“顾总修马桶”的片段,点赞量破了百万。接着是旗下的播客平台邀请我去录访谈,主持人一上来就问:“您笔下的霸总为什么这么‘接地气’?是不是有原型?”
我含糊其辞地说是“观察生活所得”,心里却在打鼓。老王给AI升级了功能,现在它能自动抓取热点新闻,把“量子纠缠”“特种兵旅游”这些词融进剧情。顾总开始用区块链存女主的照片,还会在特种兵旅游时带女主去爬野山,用GPS定位找最佳观景点。
数据好得离谱,网站把我的文放到了首页大封推,集团的APP开屏广告都换成了“跟着顾总学物理,恋爱学业两不误”。张姐笑得合不拢嘴:“小满,你这是开创了‘学霸甜宠文’的新流派啊!下个月给你签独家,保底再翻一倍。”
但我却越来越焦虑。每次看到AI生成的“顾总用机器学习分析女主的购物车”,我都觉得哪里不对劲。读者确实在笑,在点赞,但这些笑声里,有多少是因为共鸣,多少是因为猎奇?
那天去录访谈,有个读者提问:“林老师,您写顾总为了给女主抢演唱会门票,用代码黑了售票系统,最后却因为怕女主生气又把票退了。这段是不是在说,再厉害的人在喜欢的人面前都会怂?”
我愣了一下。这段其实是AI写的,它原本的版本是“顾总用Python编写抢票程序,成功率99.9%”,是我加了“退票”的结尾。
“是,”我看着那个读者的眼睛说,“因为爱不是炫技,是认输。”
回家的路上,我删掉了AI刚生成的“顾总用核磁共振仪给女主检查礼物”,改成:“顾衍把礼物盒里的泡沫垫剪得整整齐齐,像在做什么精密实验。苏晴笑着拆开,发现是只歪歪扭扭的纸鹤,翅膀上还沾着胶水。”
也许流量和数据很重要,但能让读者记住的,永远是那些不完美的、带着体温的细节。
7 真人VS AI:谁更懂读者的眼泪
网站搞了个“读者最想看到的剧情”投票,结果出人意料——“顾总认错”以压倒性优势排在第一。
张姐特意打电话来:“小满,这可是关键剧情,能不能留住读者就看这次了。别让AI瞎写,霸总认错要写得既拉不下脸,又藏不住心疼,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