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胃里一阵翻搅,恶心的感觉几乎要冲破喉咙。我强压下去,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继续点向下一个加密层级更高的文件夹。需要密码。我尝试输入他的生日、我们相识的日子、林薇薇的名字缩写……全部错误。指尖停顿,脑中闪过一个模糊的念头——他曾在一次醉酒后吹嘘,说他这辈子最得意的“投资组合”只有三样东西:升值的房产、待价而沽的技术……还有,他这张在大学里就备受追捧、引得无数女生倒贴的脸。

鬼使神差地,我在密码框里敲下他英文名缩写和他引以为傲的鼻梁高度数值的组合。回车键敲下。

文件夹应声而开。

里面没有项目文件,没有商业计划。只有图片。大量的图片。一张张扫瞄件,像素清晰得残忍。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证书。加州大学伯克利的博士课程录取通知书。谷歌研究院的资深研究员聘书……每一张抬头都令人眩晕,每一张右下角都清晰地印着同一个名字:Chen Rui。

然而,当我的目光定格在证书细节上时,血液似乎瞬间冻住。斯坦福校徽边缘的线条,有一种微妙的僵硬感,像是被粗暴地复制粘贴过;伯克利通知书上关键数字处的字体,与其他地方的墨迹存在细微的深浅差异;谷歌的聘书更是离谱——背景图片角落,本该是模糊的硅谷园区远景,却清晰地露出了一角中文的“XX科技园”的标识牌!

拙劣。简直是对智商赤裸裸的侮辱。

原来那些被他侃侃而谈、引以为豪的光鲜履历,那些让他轻易获得投资人信任、在圈内声名鹊起的“金字招牌”,竟然全是出自他自己之手的、连高仿都算不上的PS废品!他像一个披着华丽戏服的拙劣演员,站在舞台上,靠着偷来的台词和伪造的剧本,享受着聚光灯和掌声,而真正的创作者和知情者,却在舞台下,被他定义为可以随意踩踏的“废纸”。

电脑屏幕幽蓝的光映在脸上,明明灭灭。胸腔深处那片废墟之上,并非愤怒的火焰,而是凝结成了一种更冰冷、更坚硬的物质。像西伯利亚冻土深处,亿万年来从未融化的寒冰。五年光阴,从青涩校园走到所谓事业“顶峰”,原来我一直站在一个巨大的、华丽的骗局中央,配合着他演出独角戏。我的才华,我的信任,我的青春,统统成了支撑这个谎言帝国的廉价燃料。

最后被定义为“废纸换钱”的结局,竟是对这荒谬五年最精准的注脚。

关掉那些刺眼的图片窗口,目光落回电脑屏幕右下角。一个不起眼的系统提示刚刚弹出,显示着陈锐的邮箱在一分钟前接收到一封新邮件。发件人署名是某个国外知名的AI安全实验室。

鬼使神差地,我点开了那封邮件预览(权限后门尚在生效)。

邮件内容像一道雪亮的闪电,瞬间劈开了我混乱的思绪:

>尊敬的陈锐先生:

>感谢您申请我实验室本年度“深度伪造与AI安全防御”研究员职位。

>您的学术背景(特别是您在谷歌研究院期间关于对抗样本生成的工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遗憾的是,在评估过程中,我们未能获得您提及的斯坦福大学及加州伯克利相关学位的有效验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