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引子

老陈发现那只座钟开始倒走时,是深秋的第一个雨天。

雨丝斜斜地织在玻璃窗上,把街对面的梧桐叶泡成深褐色。他正蹲在书架前整理积灰的线装书,木质地板传来轻微的吱呀声,像有人踮着脚走过。抬头时,眼角的余光瞥见柜台后的座钟——黄铜钟摆正以反常的弧度左右摇晃,表盘上的指针倒着滑过数字,发出齿轮错位的咔嗒声。

这只德国产的座钟是三年前收来的。那天一个穿蓝布衫的老太太抱着它进来,说老伴儿走后,家里的钟就再也没准过。老陈拆开后盖时,发现机芯里卡着半片干枯的银杏叶,叶脉像老人手上凸起的青筋。

“陈老板,要本《雪国》。”

清脆的女声打断他的走神。穿米白色风衣的姑娘站在柜台前,睫毛上沾着雨珠,像落了层细雪。她是常客,每周三下午总会来,选本书坐在靠窗的藤椅上,直到暮色漫过书架才离开。老陈记得她翻书时总爱用指尖轻点书页边缘,像在数着什么。

“上周那本《金阁寺》还您。”姑娘把书递过来,书脊上贴着张便利贴,用铅笔写着行小字:“凌晨四点的月亮,真的会碎在水里吗?”

老陈接过书时,指尖触到她的指甲,涂着半透明的裸色指甲油,像初春解冻的薄冰。他忽然想起座钟倒走的事,抬头看了眼墙上的电子钟,三点十七分。而柜台后的座钟,指针正从四点往三点退,钟摆晃得愈发急促。

姑娘选好书,照例坐在藤椅上。雨还在下,她把风衣搭在椅背上,露出里面的杏色毛衣。老陈沏茶时忍不住多瞥了两眼,看见她翻开的书页间夹着张车票,目的地是北方的一座小城,发车时间是下周三下午三点。

黄昏时雨停了。姑娘合上书起身,发梢还带着潮湿的气息。老陈望着她撑伞走过街角,风衣下摆扫过积水的水洼,惊起一圈圈涟漪,像座钟倒走时泛起的时光褶皱。

关店前,他再次打开座钟的后盖。机芯里的银杏叶不知何时变得饱满,边缘泛着鲜活的绿,仿佛刚从树上摘下来。更奇怪的是,钟摆内侧刻着串模糊的日期,正是三年前那个老太太送来座钟的日子。

接下来的几天,座钟倒走得愈发明显。早上开店时,指针停在昨天傍晚的时刻;整理账目时,会突然听见齿轮倒转的声音,像有人在身后轻轻抽走时间的线。

周三下午三点,姑娘准时出现。这次她没选书,只是站在柜台前,指尖摩挲着《雪国》的封面。“陈老板,您说人能回到过去吗?”她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书架上沉睡的故事。

老陈看着她毛衣上绣的小月亮,忽然想起座钟倒走的第一个雨天,她便利贴上的那句话。“也许吧,”他说,“但过去的月亮,照不亮现在的路。”

姑娘笑了笑,眼角弯成月牙的形状。“我明天要走了,去看真正的雪。”她把一张新的便利贴压在《雪国》下面,“这个留给您。”

第二天开店时,老陈发现那张便利贴上画着座钟,钟摆正顺着正常的方向摇晃,旁边写着:“其实倒走的不是时间,是没说出口的话。”

他抬头看向柜台后的座钟,指针稳稳地指向八点,黄铜钟摆规律地左右摆动,发出沉稳的咔嗒声,像谁在轻轻叩响未来的门。阳光穿过玻璃窗,在书架上投下细长的光斑,《雪国》的书页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夹在里面的那张北方小城的车票——发车时间被改成了明年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