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雪国初遇

1月20日 星期六 大雪初霁

图书馆的暖气开得近乎奢侈,窗外的积雪反射着刺目的白光,书页上的字迹在强光下晕染开来。我捧着《博尔赫斯诗选》,指尖拂过那句“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眼皮却沉重地往下坠。就在意识即将沉入混沌的瞬间,一个声音如同冰凌碎裂般清晰地从头顶落下:

“同学,这本《雪国》你还要看吗?”

抬头,视线猝不及防地撞进一片清亮的湖泊里。他穿着深灰色的羽绒服,拉链敞着,露出里面深蓝色的毛衣领口。发梢和浓密的睫毛上,细小的雪粒尚未完全融化,像撒了一层细碎的钻石。图书馆顶灯的光线落在他身上,那雪粒便折射出细碎的微芒。他微微歪着头,带着一点询问的笑意,手里正指着摊在我桌角、被我用来压住诗集封面的《雪国》。

“啊…对不起!”我慌忙把那本《雪国》抽出来,动作太急,指尖不小心擦过他微凉的袖口。那布料带着室外凛冽的气息,触碰的瞬间却像有微弱的电流窜过,心口猛地一跳,脸颊也跟着烧起来。“我…我只是用它压一下,没注意…” 语无伦次,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他接过去,手指修长干净。“没关系。” 声音带着点温和的笑意,“看你读博尔赫斯读得入神,差点不忍心打扰了。” 他扬了扬手里的《雪国》,“川端康成的雪,和外面这场大雪,倒是很应景。” 他的目光扫过我摊开的诗集,落在那行“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的诗句上,停留了一瞬。

窗外,雪后初霁的天空是干净的灰蓝色,光秃的树枝裹着厚厚的银装,沉甸甸地低垂。图书馆巨大的玻璃窗像一个画框,框住了这幅静谧的雪景,也框住了眼前这个带着冰雪气息的男孩。他告诉我他叫周屿,物理系大三。名字也像雪落山涧,清冽干净。他随意地坐在我对面的空位上,聊起博尔赫斯迷宫般的意象和物理学中多维空间的某种奇妙隐喻,眼睛在谈论这些时亮得惊人。我努力跟上他的思路,大多数时候只是听着,偶尔笨拙地回应一两句关于雪国里徒劳之美的感想。他说话时,睫毛上最后一点雪粒终于融化,变成极小的水珠,挂在眼睫上,像清晨的露水。时间在暖气和书页的窸窣声里缓慢流淌,窗外的雪光渐渐柔和,从刺目的白变成温柔的淡金。直到管理员提醒闭馆的铃声响起,我们才惊觉这个下午竟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了。

并肩走出图书馆,扑面而来的寒气让我打了个哆嗦。脚下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他站在图书馆高高的台阶上,回头望了一眼被暮色笼罩的庞大建筑。“下次,”他忽然说,呼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迅速消散,“如果还想借《雪国》,可以早点告诉我。” 路灯次第亮起,昏黄的光线勾勒出他清晰的侧脸轮廓。他朝我挥了挥手里的书,转身走进纷纷扬扬又开始飘落的细雪中。深灰色的背影很快融入了雪幕和匆匆的人流。我站在原地,指尖似乎还残留着他袖口微凉的触感,心口那片被烫到的地方,热度却久久不散。博尔赫斯的诗句无端地在脑海里盘旋:“仿佛水消失在水中”。而此刻,我仿佛看见雪落进了另一片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