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签下“状元协议”那天,母亲在走廊哭到昏厥。 协议第一条:自愿剥离多余情感。 当全省模考卷发下时,我闻不到油墨味,尝不出食堂饭菜咸淡,甚至认不出镜中自己。 校长指着光荣榜微笑:“看,专注的孩子才能成功。” 直到高考前夜,母亲翻越三道围墙,颤抖的手递来一枚温热的熟鸡蛋。 我面无表情地捏碎蛋壳。 “妈,你干扰我冲刺状态了。” 她眼里的光彻底熄灭。 后来,我以满分摘下省状元。 校长办公室的暗格里,我的档案袋上贴着猩红标签: “完美样本,情感剥离度100%,建议量产。”

合同纸页雪白,硬挺,在日光灯下泛着冷冽的光泽,像一块刚从冻库里取出的钢板。标题是加粗的宋体字——《清北冲刺“状元”培养计划特别协议》。下方密密麻麻的小字条款,如同无数细小的、冰冷的蚂蚁,爬满了纸页。

“林默同学,这是学校能给你的最大支持,也是你通向清北唯一的捷径。” 王校长的声音透过宽大厚重的实木办公桌传来,带着一种经过精密计算的、恰到好处的温和与权威。他保养得宜的手指轻轻点在协议末页,“签下它,你的名字,将刻进一中的历史。”

办公室里弥漫着红木家具、消毒水和一种若有若无的、属于权力核心的压抑气息。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塑胶跑道环绕的操场,几个穿着同样蓝白校服的模糊身影在奋力奔跑,像被设定好程序的渺小零件。

我的目光掠过协议首页那几行加黑加粗的核心条款:

第一条:自愿接受神经生物调节介入,剥离可能干扰绝对专注力的冗余情感模块(包括但不限于:过度共情、焦虑、恐惧、恋家、对非学习目标事物的强烈喜好等)。 第二条:接受全封闭式冲刺管理,切断一切非必要外部联系。 第三条:无条件服从冲刺阶段所有学习计划与生理调节安排。 ……

冗余情感模块。这几个字像冰冷的钢针,扎进视网膜。心脏的位置,传来一丝极其微弱、几乎被强大理性瞬间碾碎的悸动。我下意识地抬眼,望向办公室门口那扇虚掩的门。

门缝很窄,透进走廊惨白的光。一个单薄的身影就倚在门框边的墙壁上,肩膀压抑地、剧烈地耸动着。是母亲。她死死捂着自己的嘴,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身体像秋风中的落叶一样抖得不成样子。没有声音,只有无声的、汹涌的泪水在她苍老疲惫的脸上肆意奔流,在下颌汇聚,然后重重砸在冰冷光滑的瓷砖地面上。那泪滴砸落的瞬间,仿佛带着千钧的重量,无声地撞击在我的意识边缘。

“林默?”王校长温和地催促声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我收回目光。指尖冰凉。拿起桌上那支沉甸甸的、镀金的签字笔。笔尖触碰到纸面,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手腕稳定,没有一丝颤抖。林默。两个字,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工整得如同印刷体。

笔落下的瞬间,门口传来一声被强行压抑、却依旧撕裂般泄露出来的呜咽,随即是身体软倒、撞击地面的沉闷声响。几个守在门外的老师手忙脚乱地低呼着去搀扶。

我没有回头。将签好的协议推向桌对面。纸页摩擦桌面,发出最后一声短促的轻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