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攥着被沈砚用红笔圈出“步骤冗余,扣5分”的物理卷子,指尖发白。讲台上,他清冽的嗓音正解析着最后一道压轴题,逻辑严密得像精密仪器。鬼使神差,她抬头。
“这里,”他忽然抬眼,目光精准地穿过人群锁住她,“林晚同学,你的解法,”
心脏猛地撞向肋骨,她屏息。
“很有创意。”沈砚顿了顿,镜片后的眸光似乎软了一瞬?“虽然不规范。”
全班寂静。
林晚耳朵尖“腾”地烧起来,他夸她?那个扣分扣得毫不留情的沈砚?
沈砚指尖无意识捻了下粉笔灰,喉结又滚了滚。
嗯?这人的耳朵,怎么好像比她的还先红了?
林晚把那句“很有创意”和沈砚疑似泛红的耳尖,一起团巴团巴塞进了记忆角落。肯定是错觉,高岭之花沈砚,怎么可能因为她解法不规范就害羞?八成是阳光太烈。
但那张被红笔圈得刺眼的卷子,实实在在扣了她五分,导致她屈居年级第二。第一?当然是步骤规范得像印刷品的沈砚。
“晚晚,看开点,输给沈砚不丢人。”同桌周小雨叼着吸管,含糊不清地安慰,“他那脑子就不是人脑,是量子计算机成精了。”
林晚没吭声,指尖无意识抠着物理书扉页。输是不丢人,可他那句“很有创意”像根羽毛,时不时在心尖挠一下,痒得慌,又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憋屈。
林晚熬了几个大夜,终于啃下了一道据说是沈砚从某本绝版外文期刊上扒拉出来的变态题。她用了种极其取巧的模型简化,虽然步骤跳跃,但答案精准无比。
“林晚,你来讲讲思路。”负责老师点名。
她深吸口气,走上讲台。粉笔划过黑板,思路清晰,语速飞快。讲到关键处,她甚至有点小得意,眼角余光下意识瞟向窗边那个永远坐姿挺拔的身影。
沈砚微微蹙着眉。
林晚心里咯噔一下,完了,又要被批“不规范”了?
果然,她刚放下粉笔,沈砚就站了起来。清冽的声音在安静的教室里格外清晰:“林晚同学,你的解法存在严重逻辑漏洞。第三步的模型简化过于理想化,忽略了现实中的摩擦阻尼系数,直接导致后续推导建立在错误基础上,答案正确,纯属巧合。”
纯属巧合?
林晚脸上的血色“唰”地褪了,熬夜的黑眼圈此刻格外明显。她捏紧了拳头,指甲陷进掌心。
“沈同学,”她听见自己的声音有点抖,但努力稳住,“我承认简化存在理想化成分,但这是为了在有限时间内抓住核心,竞赛题不也常做近似处理吗?我的答案是对的。”
“竞赛要求严谨的逻辑推导,不是投机取巧。”沈砚推了下鼻梁上的细框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冷静得近乎冷酷,“碰巧蒙对答案,和真正理解并严谨推导,是两回事。这种思路,在正式竞赛里风险极大,很可能一分不得。”
“碰巧?蒙对?”林晚的声音拔高了,“沈砚,你是不是觉得除了你那套刻板的步骤,别人的解法都是垃圾?”
教室里死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乖乖女林晚,居然当众怼了学神沈砚?
沈砚的眉头蹙得更紧,薄唇抿成一条冷硬的直线。他没再反驳,只是用一种林晚完全看不懂的、混合着失望和严厉的目光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