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班主带回一箱妖异的红牛皮。

>我刻出女儿模样的皮影时,皮料渗出了鲜血。

>戏台上,那皮影突然挣脱竹签问我:“爹爹,剥皮疼不疼?”

>班主在幕后阴笑:“穗穗,该演《离魂引》了。”

>我这才知道,三年前失踪的女儿,魂魄被分藏在十二具人皮影中。

>每场演出都是献祭。

>而看客们痴迷的喝彩声,正在喂饱我身后的血影。

**第一章:血沁惊魂**

冷雨敲打着“灯下尘”皮影戏班斑驳的窗纸,声音粘稠,带着暮春时节特有的阴郁。油灯昏黄的光在狭小、堆满杂物的工作间里摇曳,勉强照亮余挽灯手中那块惨白的驴皮。刻刀悬在半空,刀尖凝着一点寒光,却迟迟落不下去。三年了,自从女儿余穗在那个同样湿漉漉的雨季夜晚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刻刀下的皮影便失了魂灵,无论人偶鸟兽,皆如死物般呆滞僵硬。刻刀划过皮子的“沙沙”声,如今听来只像钝刀在刮他自己的骨头。

门轴发出刺耳的呻吟,一股裹挟着水汽和土腥味的冷风猛地灌了进来。油灯火苗剧烈地跳动挣扎,险些熄灭。班主王瘸子高大的身影堵在门口,他瘸得不厉害,但走路时左肩总是习惯性地沉下去,带着一种刻意的、令人不适的摇晃。

“挽灯,有好东西!”王瘸子的声音带着一种压抑的兴奋,湿漉漉的蓑衣还在往下滴水。他侧身让开,身后两个壮实的伙计吭哧吭哧地抬进来一只沉重的樟木箱。箱子落地时发出沉闷的声响。箱盖打开一条缝隙,一股难以形容的气味瞬间弥漫开来——浓郁、甜腥,像是屠宰场刚剥下来的新鲜皮子,又混杂着某种奇异的、类似熟透浆果腐烂后的气息,浓烈得几乎让人作呕。

“瞧瞧,”王瘸子得意地拍了拍箱盖,脸上浮起一层不正常的红光,“上好的‘血沁皮’!刚得的,费了老鼻子劲。”他探手进去,扯出一块皮料,就着油灯的光亮抖开。

那皮子呈现出一种极不自然的、浓稠如血的暗红色。灯光下,皮面异常光滑,流淌着一种近乎活物的、湿漉漉的微光。没有普通皮革的纹理,反而细腻得如同最上等的丝绒,隐隐能看到皮子深处似乎有极其细密的、血管般的暗影在微微搏动。这诡异的质地让余挽灯心头猛地一悸,胃里一阵翻腾。

王瘸子浑浊的眼珠贪婪地扫过余挽灯苍白的脸:“老规矩,给城里钱老爷的寿宴赶工,刻他点名要的‘麻姑献寿’。就用这皮子!要刻得活,刻得真!”他顿了顿,声音压低,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蛊惑,“挽灯,我知道你心里苦。穗穗的事……班主我也一直没放下。用这好皮子,兴许能刻出点不一样的东西来,就当是……给穗穗留个念想?”

“念想”两个字像烧红的针,狠狠扎进余挽灯早已麻木的心尖。他身体微不可察地晃了一下,目光死死盯住王瘸子手中那块妖异的红皮。那浓稠的红色,像极了穗穗最后穿走的那件小夹袄的颜色。他喉咙里发出一声模糊的呜咽,几乎是扑上前,一把从那滑腻的皮料堆里抢过一块。

“给我!”他的声音嘶哑破碎。王瘸子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细长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得逞的幽光,没再说话,带着伙计退了出去,轻轻掩上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