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拽着师傅的胳膊,声音发颤:“师傅,能不能凑活修修?比如只换个轮胎?我这电动车命硬,之前被我撞过三次树都挺过来了……”
师傅被我逗笑了:“姑娘,这不是命硬不硬的事,是安全问题。你敢骑着歪脖子车在马路上跑?”
正僵持着,厉锋走了过来:“师傅,按能安全上路的标准修,该换的都换,不用考虑费用。”
我猛地转头看他:“厉警官!这太贵了!其实我……”
“事故责任在我,理应负责。”他打断我,语气不容置疑,“你去休息区坐着等,好了我叫你。”
看着他转身跟师傅讨论维修细节的背影,我突然觉得鼻子有点酸。在这个连迟到五分钟都要扣工资的城市,居然有人愿意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眼睛不眨地花两千多块修一辆破电动车。
休息区的长椅硬邦邦的,我坐立难安。掏出手机给周周发微信:“救命!那个警察要给我修电动车,要花三千五!我之前还骂他是诈骗犯,现在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周周秒回:“姐妹!这是天降真神啊!赶紧趁机加个微信,下次请他吃饭道谢啊!”
我正想回“太刻意了吧”,就见厉锋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张单据。“维修单,你看一下。”
我接过单子,上面列着换件明细和总价:3480元。
“那个……厉警官,”我咬着唇,“这钱要不还是走保险吧?我听说警车都有保险的……”
“保险流程慢,你上班需要代步工具。”他说得理所当然,“我先垫付,之后再走程序报销。”
说着,他走到前台,从钱包里掏出一张卡,“啪”地拍在柜台上:“刷这个。”
动作干脆利落,帅得有点晃眼。
我愣在原地,看着他签字的背影,突然想起昨天在绿化带里,我顶着一头草骂他“开警车抢电瓶车”的样子。那时候怎么会觉得他是诈骗犯呢?这分明是个把“责任”刻在骨子里的正经人。
师傅说最快三天能修好。厉锋送我回公司时,路过地铁站,我赶紧说:“就停这儿吧,我坐地铁上去就行,不耽误你上班。”
他停下车,递过来一张名片:“这是我的电话。车修好了我联系你。有任何不适,随时给我打电话。”
名片是警务站的公用名片,上面只有座机号和地址。我捏着薄薄的纸片,突然鼓起勇气:“厉警官,能……能加个微信吗?到时候修车有问题,我怕打电话打扰你工作……”
说完我就后悔了,脸烫得能煎鸡蛋。他会不会觉得我别有用心?
厉锋愣了一下,拿出手机:“可以。”
扫码通过的瞬间,我心里像揣了只兔子,怦怦直跳。他的微信头像是系统默认的灰色风景,朋友圈一片空白,像他的人一样,干净又神秘。
6
走进公司大楼时,我还在对着手机傻笑。电梯里碰到李扒皮,他顶着地中海发型,阴阳怪气地说:“小林啊,昨天又迟到,今天怎么笑得这么开心?是不是找到下家了?”
换作平时,我肯定忍气吞声。但今天,大概是被厉锋的“靠谱”感染了,我没好气地回:“李组长,我笑是因为知道努力工作能赚钱,不像某些人,就知道扣下属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