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李万机应对自如。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谢昭京似是不经意间吐出的字句,李万机总觉得有种别样的意味。他扫了眼谢昭京的嘴唇,颜色淡淡的,看起来它的主人似乎很不好接触。

谢昭京敏锐地感受到了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他转头迎了上去,对上那双深海般的眼眸。

“侯爷还真是出乎我意料。”李万机见他眼中映出自己的身影,心情有些变好,只觉这宴会似乎也没那么无聊了。

几轮过去,三人对峙激烈,李万机与谢昭京竟是句句势均力敌,来势汹汹。

“枫红...云...”百里溯接诗愈发吃力,心感不妙。

“殿下,时间到了。”萧纪云出言提醒。

百里溯已是强弩之末,堪堪败下阵来,在萧纪云的催促中不情不愿地退回高座,观望着仅剩的二人。

“臣没想到,最后竟是王爷与侯爷争锋!”萧纪云笑眯眯地走上前来,向二人行礼,“二位听好,此次接诗小会最后一轮题目为...月。”

“若想要一举夺胜,以此题作诗,只可往精深处作。”

以月为题,要想做出平常的诗句其实很容易,甚至可以说是毫无难度。但若想取胜,万不可只顾堆砌数量。

萧纪云身为东宫太傅,不仅出题考究,且从未偏向百里溯,是个难得的好官。

只见李万机侧身与谢昭京相对,将他整个人藏在自己的阴影里。那双幽深的眸子散发着涉世已久的尖锐和锋芒。

“侯爷可惧输与本王?”

李万机太高了。谢昭京心想,他只能微微昂首仰望着面前的男人。

半晌,他弯了弯眉眼,宛如天上的半弦月。

“王爷可愿输与在下?”谢昭京从云层里拨开阴暗,温柔又自若。对上凛冽桀骜的李万机,竟是毫不相让。

李万机突然有点热。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万机轻轻呼出一口热气,暂缓心神。

“好诗。”谢昭京不吝称赞。

“侯爷,到您了。”

谢昭京抬手扶上鬼面,修长的指尖一下一下点着耳侧,无人知晓凶恶鬼面下的不夜侯究竟是怎样一副神情。

“我本将心向明月...”谢昭京离李万机更近了些许,刻意压着嗓子,“奈何明月照沟渠。”

声音几不可闻,只有他们二人才能听清。

李万机望着那抹狡黠,心下苦笑。

被戏弄了啊。

谢昭京假意沉思片刻,还是无奈地退了出来。“王爷真是才识超群,在下甘愿服输。恭喜王爷拔得头筹。”

萧纪云也没料到如此变故,只好宣布李万机获胜。

百里溯狠狠的捏了把酒杯,他本想借着这不夜侯的才情挫挫李万机的威风,没曾想到又让他出尽了风头。若不是这李万机到处给他使绊子,他早就登基继位,坐上龙椅,成为宣辰新一代皇帝了。

这李万机的确不是个好对付的,至于谢昭京么......

他望向那张凶神恶煞的鬼面,只觉得心悸。

宴会结束时天色已晚,官员女眷纷纷离去。

谢昭京正欲出宫,身后便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哎呦侯爷!奴家可算是找到您了!”小太监提着灯笼疾步走来,略带薄汗,“太子殿下邀侯爷至御花园一叙。”

“哦?”谢昭京挑眉,“殿下可有要事相商?”

“呃...这个...奴才哪敢揣测殿下的意思...请侯爷快快随奴才移步御花园罢!”小太监说抬袖拭了额前的汗,心下急切。要是去晚了太子殿下怪罪下来,他可受不起!

谢昭京微微笑道:“有劳公公带路了。”

小太监急急应了声“是”便转身向前引路,他实在不敢正视那张鬼面。

门庭楼阁间穿过冷冷清清的的打更人,白日里的繁华宫廷似是随着夜晚一同沉睡了。谢昭京注视着一路望不到底的宫墙,心想到底是残食了多少人的血才能如此赤红。

“殿下,侯爷来了。”小太监将谢昭京引到百里溯面前。

“退下吧。”百里溯摆摆手。

太监侍女们依次退出御花园,只剩他二人。

“不知殿下邀约所为何事?”谢昭京语气淡漠,与百里溯隔着些许距离。

“本宫时时刻刻都在想,如何才能当一位像父皇那样精明果断,受世人尊敬的明君。”百里溯似是疑惑,目光中带着探究,“本宫不明白。”

“先帝圣贤,文能指点江山,武能披甲征战,能遇此明君乃宣辰的莫大福气。”谢昭京缓缓说道,“这世间宛如一盘棋子,先帝便是很好的棋手。”

“若棋逢乱像。”百里溯走到一簇槿合旁,背对着谢昭京,“你说说,应当如何?”

“无非是掌握主动,固己乱敌,善于把握和驾驭局势,方能逐步向胜利迈进。”谢昭京已将百里溯的意思猜出了七八分,目光骤冷。

“侯爷说得不错,落子的时候需攻守兼顾,阵形协调,抢先夺势。若想一达开局主动之目的,便要先抢占先机,出子狠辣。”百里溯盯着面前含苞待放的槿合,继续说道,“本宫也不与侯爷绕弯子,此刻邀侯爷前来,便是想请侯爷助本宫一臂之力。”

“如今宣辰被各方不轨势力割踞,若就此放任不管,日后恐国不将国,宣辰百姓也会处在水生火热之中。”

“殿下如此心怀天下,在下望而不可及。”谢昭京颔首,耳旁一缕墨发垂了下来,遮住鬼面的锋芒。“臣一介江湖中人,四海为家,所学皆是些消遣把戏,堪堪度日罢了,对国事尚不明晰。还请殿下不吝赐教。”

“侯爷,可愿与本宫联手,铲除宣辰暗藏的祸患?”

祸患?

想必就是指的摄政王一派吧。

见谢昭京若有所思,百里溯接着说道。

“本宫明白,侯爷乃江湖中人,性情豪迈,或许对国之重事不甚关心。但侯爷可曾想过,朝廷与江湖本质上并非呈对立之势,而是互相依附。若世道将乱,战争频繁,满城无处不是疮痍之地,百姓们连热米糊都吃不上一口,那存在的便不是江湖,而是匪地。”

“而本宫身为宣辰太子,亦是已兴盛宣辰为己任,才不负先皇重托。”百里溯顿了顿。

谢昭京见他折断了那朵堇合,举到月亮旁边。

“本宫,才是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