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他扶住了身边房玄龄的手臂,才勉强稳住身形。

他败了。

在这场无声的交锋中,他一败涂地。

他不能再待下去了。

再待下去,他这个皇帝的威严,将在这些未来的将领面前,被自己的儿子剥得一干二净。

“好……好一个为大唐练兵统将!”

李世民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眼神中的杀意几乎要凝成实质,“希望你……永远记得你今天说的话!”

说完,他猛地一甩衣袖,再也不看李承乾一眼,转身大步离去。

那背影,带着无法掩饰的狼狈与仓皇。

房玄龄和杜如晦不敢多言,急忙躬身行礼,快步跟了上去,消失在夜色之中。

直到那股令人窒息的威压彻底散去,庭院中的人才活了过来。

他们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浑身早已被冷汗浸透,贴在身上,又湿又凉。

众人缓缓抬起头,用一种混杂着敬畏、恐惧、还有极度崇拜的复杂目光,望向依然负手而立的李承乾。

他们的太子殿下,竟然……

竟然当面顶撞了陛下!

而且,陛下最后还……

退了?

这……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闻!

“殿……殿下……”

尉迟宝林的声音都在发颤,他爬了起来,走到李承乾身边,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李承乾脸上的冷峻缓缓褪去,他拍了拍尉迟宝林的肩膀,淡淡一笑:“怕了?”

尉迟宝林一愣,随即脖子一梗,大声道:“不怕!能追随殿下,便是上刀山下火海,宝林也绝不皱一下眉头!”

“对!我等愿为殿下效死!”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声音比之前更加狂热。

刚才那一幕,非但没有吓退他们,反而让他们看到了一个敢于直面天威的储君!

一个真正值得他们用性命去追随的强者!

李承乾满意地点点头,刚要说话,忽然,宫门外传来一个尖细的唱喏声。

“圣旨到——”众人心中又是一惊,刚刚离去的皇帝,这么快就派人来了?

难道是来问罪的?

所有人的心,再一次提到了嗓子眼。

只见一个身穿绯色官服的礼官太监,手捧一卷明黄色的圣旨,在一队禁军的护卫下,快步走入庭中。

太监看了一眼院内的情景,眼神没有丝毫波动,径直走到李承乾面前,展开圣旨,用他那特有的、不带任何感情的嗓音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子承乾,心系社稷,勤于武备,于东宫之内操演将才,砥砺国之栋梁,朕心甚慰。特赐黄金五百两,以资嘉奖。望尔克继大统,永固我大唐江山。钦此!”

“……”

“…………”

宣读声落下,整个庭院陷入了一种比刚才皇帝亲临时还要诡异的寂静。

所有人都傻了。

尉迟宝林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秦怀玉和罗通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我是谁,我在哪儿”

的迷茫。

赏……

赏赐?

黄金五百两?

刚才陛下那副恨不得要杀人的样子,难道是他们的错觉?

这……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承乾上前一步,平静地接过圣旨,淡然道:“儿臣,谢父皇隆恩。”

那太监将圣旨交到他手中,又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躬身道:“殿下,陛下还有一句话,让奴婢带给您。”

“陛下说,‘做得不错’。”

说完,太监行了一礼,便转身带着人迅速离去,来得快,去得也快。

庭院中,只留下一群彻底石化的年轻人,和那卷沉甸甸的、散发着黄金光芒的圣旨。

“咕咚。”

不知是谁咽了一口唾沫。

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在李承乾身上。

这一次,那目光中不再有恐惧和疑惑,只剩下一种近乎于仰望神明般的敬畏。

在他们看来,他们的太子殿下,已经不是凡人。

他不仅能正面硬抗天子之怒,还能在转瞬之间,将一场滔天大祸,变成一场浩荡皇恩!

这是何等深不可测的城府!

何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

“殿下……神人也!”

尉迟宝林憋了半天,终于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语气中充满了五体投地的崇拜。

李承乾看着众人那狂热的眼神,嘴角微微上扬,却没有解释什么。

他知道,父亲的这五百两黄金,不是赏赐。

是战书。

是一种更冷酷的警告:我看穿了你的伪装,也知道了你的野心,但我现在不动你。

我倒要看看,你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

这比直接的惩罚,要来得更加致命。

父子之间的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在今夜,被彻底撕碎了。

从今往后,便是赤裸裸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较量。

就在此时,一名身着黑色劲装,风尘仆仆的护卫从院外疾奔而入,他的脸上带着焦急之色,单膝跪地,双手高高举起一个用火漆封口的黑色信筒。

信筒之上,赫然插着一根黑色的羽毛。

军中最高等级,十万火急!

李承乾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眼神骤然变得锐利。

他快步上前,一把接过信筒,撕开火漆,从里面抽出一张薄薄的帛书。

只看了一眼,他的瞳孔便猛地一缩。

“殿下,怎么了?”

秦怀玉察觉到气氛不对,急忙问道。

李承乾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低沉而凝重。

“北方,出事了。”

北疆,雁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