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

3 艺术的火花

傍晚,雨停了,空气清冽。陈志刚拖着疲惫的身体推开家门,脸上愁云惨雾尚未散去。他刚想开口跟妻子商量实在不行就把仓库里那些毛衣低价处理掉一部分,先凑点钱应应急,却见林秋芬一反常态地坐在小饭桌前,捧着那个屏幕碎得像蜘蛛网一样的旧手机,脸上表情变幻莫测,时而激动得泛红,时而眉头紧锁。

“怎么了?”陈志刚放下包,疑惑地问。

林秋芬抬起头,眼神亮得惊人,却又带着巨大的困惑,她把手机屏幕转向丈夫:“志刚,你看!你快看这个!”

陈志刚凑过去,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一幅色彩极其浓烈、构图大胆的油画。画作的主体,是一个倚靠在破旧砖墙边的年轻流浪歌手,穿着破洞牛仔裤,怀抱一把磨损的木吉他,正闭眼忘情地歌唱。然而,最抓人眼球、几乎瞬间攫取所有注意力的,是歌手身上那件毛衣——那件色彩冲突强烈、质地混合的“白绿咔啡色”毛衣!

在画家的笔下,这件“失败品”被赋予了全新的、震撼人心的生命力。沉稳的咔啡色,在画面中成为了流浪歌手脚下坚实的大地,是漂泊者内心的深沉底色,带着风尘仆仆的暖意。纯净的白色块,如同穿透云层的月光,洒落在歌手专注的侧脸和修长的手指上,映照出一种近乎圣洁的纯粹与执着。而那跳跃的森林绿,则化作了墙缝中顽强钻出的藤蔓,缠绕着破败的砖墙,也仿佛从歌手的音乐中生长出来,充满了野性的、不屈的生机!三种看似格格不入的颜色,在画布上激烈碰撞又奇妙融合,将歌手那种困顿中的坚持、落魄下的艺术光芒、与城市废墟顽强共生的野草般的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整幅画充满了压抑中的爆发力,灰暗背景下的璀璨色彩,绝望土壤里开出的倔强之花。

这幅画在本地一个颇有名气的艺术论坛上被疯狂转发,标题赫然是——《城市之声:废墟里的色彩咏叹!模特身上这件神级毛衣,求品牌!求购买链接!》

发帖人ID叫“流浪的调色盘”,正是白天那个潦倒的年轻画家!他在帖子里激动地描述了自己如何在街头偶遇那位歌手,如何被他独特的气质和身上那件“艺术品般的毛衣”瞬间击中灵感,如何创作了这幅他认为职业生涯至今最满意的作品。他极力赞美这件毛衣独一无二的色彩语言和质感,称之为“包裹灵魂的调色板”,并焦急地向网友求助,想知道这件“神级单品”来自何方神圣。

帖子下面,评论早已炸开了锅:

“卧槽!这毛衣绝了!颜色太有冲击力了!跟画绝配!”

“求链接+1!这什么神仙配色?咔啡色打底配白绿?设计师鬼才啊!”

“模特气质炸裂,但更炸裂的是这件毛衣!求品牌!跪求!”

“艺术源于生活!这件毛衣本身就是行走的艺术品!博主在哪里拍到的?同城求偶遇同款!”

“只有我觉得这毛衣配色很丑吗?但是……在画里怎么就那么有感觉?有毒!”

“楼上不懂!这叫高级!这叫解构!这叫冲突美学!土狗退散!”

“博主说在‘秋芬手作’买的?没听说过啊?是家新锐设计师品牌吗?求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