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远把背包扔进越野车后备箱,抬头望向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哀牢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如同一头沉睡的巨兽,灰绿色的山体上缠绕着乳白色的雾气,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朦胧感。
"第一次来这种地方?"一个沙哑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周远转身,看见一个皮肤黝黑、满脸皱纹的中年男子正打量着他。那人穿着褪色的迷彩服,腰间别着一把猎刀,眼神锐利如鹰。
"是的,第一次。"周远伸出手,"我是《国家地理》的记者周远。"
"老马,你们的向导。"对方简短地握了握他的手,掌心粗糙得像砂纸,"城里人最好做好心理准备,哀牢山不是你们想象的那种旅游景点。"
周远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笔记本,迅速记下这个细节。作为杂志社派来跟随科考队的记者,他需要尽可能多地收集素材。这次探险由著名植物学家陈教授带队,目的是寻找哀牢山深处一种据说具有特殊药用价值的稀有植物。队伍共有七人:陈教授和他的两名学生王军、李婷,摄影师张健,向导老马,当地林业局派来的协调员赵明,再加上他自己。
"周记者!过来帮个忙!"张健在不远处喊道,他正费力地摆弄着一堆摄影器材。
周远走过去,帮他把三脚架塞进已经塞得满满当当的车厢。张健是个三十出头的壮实汉子,留着板寸头,脖子上挂着一台专业相机。
"听说你以前是战地记者?"张健一边整理设备一边问。
"在叙利亚待过两年。"周远简短地回答,那段经历他不太愿意多谈。
"那这次对你来说应该不算什么。"张健咧嘴一笑,"就是拍点花花草草,顺便呼吸新鲜空气。"
周远望向远处的哀牢山,那团雾气似乎更浓了。他想起临行前查阅的资料:哀牢山,位于云南南部,属于横断山脉余脉,山势险峻,森林覆盖率超过90%,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后几处真正的原始森林之一。当地少数民族传说中,哀牢山深处有一个叫"鬼门关"的地方,是生者与亡灵的边界。
"所有人集合!"陈教授的声音打断了周远的思绪。
陈教授是个六十多岁的精瘦老人,银灰色的头发整齐地梳在脑后,眼睛炯炯有神。他站在一辆越野车前,手里拿着一张地图。
"我再重申一遍本次科考的任务和目标。"陈教授的声音洪亮有力,"哀牢山深处可能存在一种名为'哀牢青'的稀有蕨类植物,根据零星记载,这种植物可能含有对抗癌症的特殊成分。我们的任务是找到它并带回样本。"
周远注意到李婷——陈教授的女研究生——正专注地记录着教授的每一句话。她约莫二十五六岁,扎着简单的马尾辫,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安静而聪慧。相比之下,另一个学生王军则显得心不在焉,不停地摆弄着手机。
"根据卫星图像和当地传说,"陈教授继续道,"我们初步确定搜索区域在哀牢山主峰东南侧的一片原始森林中,那里有一个当地人称为'鬼门关'的山谷。"
听到这个词,老马的表情明显变了,他不安地挪动了一下脚步。
"由于地形复杂,我们预计需要徒步三天才能到达目标区域。"陈教授收起地图,"现在检查装备,十分钟后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