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孤舟入都

雍正六年的秋,京杭大运河上飘着冷雨。

一艘乌篷船在雨幕中缓缓前行,船头立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她穿着件月白绫袄,外面罩着件藕荷色披风,风卷着雨丝打在她脸上,竟没让她蹙一下眉。这便是林黛玉,刚从苏州来,要去投奔外祖母贾母。

船篷里,奶娘王嬷嬷正絮絮叨叨:“姑娘,快进来吧,仔细淋了雨。这京城不比苏州,风寒得厉害。”

黛玉转身,露出一张清瘦的脸。眉如远黛,眼似秋水,只是脸色有些苍白,嘴唇也没什么血色。“嬷嬷放心,我不碍事。”她的声音清冽,像山涧的泉水,“快到京城了吧?”

“快了,过了通州闸,再走半日就到了。”王嬷嬷帮她拢了拢披风,“姑娘,到了贾府,可得仔细些。老太太虽疼你,可那府里人多眼杂,不比咱们苏州家里自在。”

黛玉没说话,只是望着雨幕中的岸线。父亲林如海近来身子不好,江南又不太平,才让她千里迢迢来投奔外祖家。她手里攥着块羊脂玉佩,是母亲贾敏留给他的,上面刻着个小小的“敏”字,此刻被手心的汗浸得温润。

船进通州闸时,雨停了。远远地能看见岸边停着辆翠幄青绸车,车旁立着几个穿红戴绿的丫鬟婆子。为首的是个四十多岁的妇人,穿着石青缎袄,系着蜜合色裙子,见了船就笑着迎上来:“可是林姑娘到了?我是老太太跟前的周瑞家的。”

黛玉扶着王嬷嬷下了船,屈膝行礼:“有劳周妈妈。”

周瑞家的打量着黛玉,见她虽瘦弱,却气度不凡,心里先有了几分敬意:“姑娘一路辛苦,老太太在府里盼着呢,快上车吧。”

马车在石板路上颠簸,黛玉掀着车帘一角往外看。京城的街比苏州宽阔,两旁的铺子也气派,只是行人脸上多了几分拘谨,不像江南人那样自在。她想起母亲生前说的,贾府是“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心里竟有些怯生生的。

到了荣国府西角门,早有小厮来牵马。周瑞家的引着黛玉往里走,穿过几层门,绕过抄手游廊,才到了贾母住的荣庆堂。刚进院,就听见里面传来爽朗的笑声,正是贾母。

“老祖宗,林姑娘来了!”周瑞家的喊道。

贾母正坐在榻上,旁边围着邢夫人、王夫人和王熙凤。见了黛玉,贾母一把拉过她的手,眼泪就掉了下来:“我的儿,可把你盼来了!你母亲要是还在,见你这样,该多疼啊!”

黛玉也红了眼圈,跪在地上磕了头:“外孙女给外祖母请安。”

贾母扶起她,仔细端详:“瞧这模样,真像你母亲,就是太瘦了。”又指着邢夫人等人,“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这是你琏二嫂子。”

黛玉一一见过,邢夫人和王夫人都笑着夸她“斯文”,唯有王熙凤拉着她的手,热辣辣地说:“天下真有这样标志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怪不得老祖宗天天念叨,真是个嫡亲的孙女似的!”又问,“姑娘今年几岁了?读了什么书?”

黛玉一一答了,心里却觉得这位琏二嫂子太过热情,倒不如二舅母王夫人那样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