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是《猗兰操》!

琴音沉郁顿挫,如空谷幽兰生于绝壁,孤芳自赏,又似寒潭鹤唳,清寂中带着难以言喻的坚韧。没有箜篌的华丽清越,只有古琴的朴拙与苍茫。每一个音符都像敲在萧令仪烦躁的心上,奇异地抚平着她白日里翻腾的戾气。

她知道,是他。那个哑巴琴师。

白日里,她听小侍女偷偷议论,说那贱奴因“冲撞郡主,又罪不至死”,领杖罚后,被惩处在琴阁外的回廊彻夜值守,直至她解禁。

琴声夜夜不断。或低沉如诉,或激越如风。

萧令仪倚在冰冷的窗边,听着墙外孤绝的琴音,看着天边寂寥的寒星,心绪竟渐渐沉静下来。她想起那半罐龙血竭,想起那截染血的断弦。一股莫名的冲动驱使着她。

她铺开宣纸,拿起炭笔,借着微弱的烛光,将自己心中郁结的、不成调的旋律信手涂画下来。那旋律带着她的怨愤,她的不甘,她的迷茫。画毕,她将宣纸揉成一团,带着几分发泄,用力掷出了高墙。

墙外琴声微顿。

次日清晨,萧令仪推开窗,赫然发现墙根下,一块干净的鹅卵石压着一方折叠整齐的宣纸。她心跳莫名快了一拍,遣侍女偷偷取回。

展开,是她昨夜抛出的那张“鬼画符”!

然而在那些凌乱的炭笔线条旁,竟多了许多朱砂细笔勾勒的娟秀小字!指法标注之精妙,音符修正之熨帖,如同仙人执笔,瞬间点石成金,将她杂乱的心绪梳理成一段流畅而充满张力的旋律!纸上甚至还有几处批注:“此句过促,可缓之如溪涧”,“此处宜转徵音,如孤鸿唳云”……

萧令仪捏着那张纸,指尖微微颤抖。这琴师……竟有如此造诣?!

隔夜,她又抛出一张新谱。次日,墙根下必有石子压着的修订稿。一来二去,竟成了两人之间秘而不宣的交流。

她抛出的,是她被困的牢笼里滋生的荆棘与火焰;他送回的,是月光下悄然绽放的幽兰与清泉。

几日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破了这无声的默契。豆大的雨点砸在琉璃瓦上,噼啪作响,天地间一片混沌。墙外的琴声,竟未断绝!在狂风骤雨的咆哮中,那琴声显得格外渺小,却又异常执拗,穿透雨幕,顽强地钻入她的耳中。

萧令仪再也按捺不住。她赤着脚,只披了一件单薄的外衫,冒着瓢泼大雨,身手矫捷地翻过高墙!

冰冷的雨水瞬间将她浇透。她踉跄着站稳,毫不在意的抹去脸上的雨水,却是一眼就看到了回廊尽头的身影。

谢无音正背对着她,跪坐在冰冷的廊下。

一把古琴横在膝上,他竟以满是雨水的琴案为纸,以指为笔,在湿漉漉的漆面上飞速地演算推敲着什么!雨水顺着他乌黑的发梢、苍白的脸颊不断滑落,单薄的灰衣紧紧贴在身上,勾勒出清瘦嶙峋的脊骨。他的手指在琴案上划动,留下短暂的水痕,又被新的雨水覆盖。那专注而近乎痴狂的姿态,仿佛周遭的狂风暴雨都不存在。

萧令仪顿觉心头一股无名火起,几步冲到他面前,雨水顺着她的发梢滴落在他沾水的琴案上:“谁准你改我的曲?!”

谢无音猛地抬头。湿透的乌发贴在额角,露出他完整的脸。

那是一张极其清俊却毫无血色的脸,眉骨深刻,鼻梁挺直,薄唇紧抿。最摄人的是那双眼睛,像深不见底的寒潭,映着廊外惨白的电光,也映着她此刻狼狈却盛怒的模样。雨水顺着他长长的睫毛滚落,如同无声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