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交完作业回家,喻晓精疲力尽地倒在床上。他盯着对面墙上的画,突然注意到画框背面似乎有什么东西凸起。他起身取下画,发现画框背面有一处松动的衬板。
小心地移开衬板,一张泛黄的纸条飘落出来。纸条上的字迹已经褪色,但仍可辨认:
"林雨桐 1925-1943 她从未离开"
喻晓的心跳加速。林雨桐——这一定是画中女子的名字。他立刻打开笔记本电脑搜索这个名字。
几经周折,在一个冷门的地方艺术史论坛上,喻晓找到了一条相关信息:
"林雨桐(1925-1943),民国时期上海女画家,擅长人物肖像。18岁死于一场离奇火灾,生前最后一幅作品是自画像。有传言称,任何拥有她自画像的人都会遭遇不幸..."
喻晓的血液仿佛凝固了。他缓缓转头看向那幅画,画中女子——林雨桐——的眼睛在昏暗的光线下似乎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第二天一早,喻晓带着画去了美术学院的老教学楼。他的导师许明教授是民国艺术史专家,也许能提供更多信息。
许明的办公室堆满了书籍和艺术品,空气中弥漫着墨香和咖啡的气味。这位四十出头的教授穿着皱巴巴的西装,眼镜后的眼睛却锐利如鹰。
"喻晓?期中评图结束了?"许明抬头问道,目光随即落在他手中的画上,"这是什么?"
"教授,我想请您看看这幅画。"喻晓小心地将画放在桌上,"我怀疑它可能是林雨桐的作品。"
许明的表情明显变了。他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检查画作。"你在哪得到这个的?"
喻晓简单讲述了二手市场的经历,隐去了噩梦的部分。
许明用放大镜仔细查看画的细节,特别是签名处。"画技确实符合记载中林雨桐的风格,但需要进一步鉴定。"他停顿了一下,"你知道关于她的传说吗?"
"只查到一点,说她死于火灾,画作有诅咒..."
许明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林雨桐是个天才画家,但命运多舛。她最后的自画像据说能'留住观者的灵魂'。抗战期间,她的画室失火,尸体却从未找到。之后几十年,有记录的五位收藏她自画像的人,都死于非命——其中三人死于火灾。"
喻晓感到一阵寒意爬上脊背。"您相信这些传说吗?"
"我是学者,只相信证据。"许明说,但喻晓注意到他的手在微微颤抖,"不过...这幅画确实有些奇怪。你看这里。"
许明指向画中女子的眼睛。在放大镜下,虹膜的细节惊人地精细,甚至能看见细小的光点,仿佛真的有生命一般。
"我建议你把这幅画留在这里,我需要做些检测。"许明说。
喻晓犹豫了。尽管害怕,他却有种奇怪的占有欲,不想与这幅画分开。"能...能明天再来拿吗?我今天还有些事。"
许明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当然。但喻晓,小心点。艺术有时比我们想象的更有...力量。"
离开教学楼时,喻晓的手机响了。是室友张浩,问他晚上要不要一起吃饭。喻晓答应了,他需要有人陪伴,驱散那种挥之不去的不安感。
晚餐时,喻晓忍不住向张浩提起那幅画和噩梦。
"哇,这故事够刺激!"张浩嚼着汉堡说,"不过兄弟,你最近是不是压力太大了?期中评图加上你那个完美主义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