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厅的空气瞬间冻结。巴罗的脸色尴尬而紧张。杨兰兰放下刀叉,拿起餐巾慢条斯理地擦了擦嘴角,动作优雅却带着一种冰冷的压迫感。“埃利斯先生的不确定性,是指凯伦加的存在,还是指CCO舰船在未获邀请的情况下,频繁抵近他国专属经济区进行…‘科研’活动?”她语调平稳,目光却锐利如刀,直接刺向对方,“比如此刻,正在凯伦加与瑙鲁中间海域徘徊的‘海洋守护者-3号’?它的声呐阵列,功率开得可不小,连我专机上的咖啡都震得起了涟漪。”她轻轻敲了敲面前微微晃动的咖啡杯。
埃利斯的笑容第一次出现了极其细微的僵硬。他显然没料到杨兰兰的情报如此精准实时。没等他组织好语言反击,杨兰兰已转向巴罗,声音瞬间转为一种务实而极具诱惑力的温和:“巴罗总统,瑙鲁的困境我深表理解。凯伦加作为新兴的近邻,愿以切实行动表达善意。”她眼神示意,我立刻上前,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光面文件夹轻轻放在巴罗面前。
文件夹首页,是一份《凯伦加-瑙鲁气候变化适应与新能源开发伙伴关系框架协议》的概要。核心条款清晰夺目:
> 1. 凯伦加主权财富基金(初始注资:50亿澳元),将设立“瑙鲁专项”,用于资助:
> * 建造一座大型海水淡化及光伏发电综合设施,彻底解决瑙鲁淡水短缺和电力依赖柴油发电问题(预估耗资:3.5亿澳元)。
> * 在废弃矿坑区建立现代化温室农业基地,实现果蔬自给(预估耗资:8000万澳元)。
> * 设立“瑙鲁青年海洋科技奖学金”,全额资助赴凯伦加或指定国际院校深造(首批名额:50人/年)。
> 2. 凯伦加海军“海鹰”中队,将与瑙鲁海上力量建立常态化的联合巡航与灾害响应机制,无偿提供先进雷达数据共享及紧急救援支持。
巴罗的手在微微颤抖,他死死盯着那行“50亿澳元”和具体的项目清单,呼吸都变得粗重。对于一个国库常年空虚、靠变卖护照和收容难民营维持的岛国,这无异于天降甘霖!埃利斯试图插话:“杨总统的慷慨令人印象深刻,但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流动和军事合作,是否应纳入更广泛的区域安全框架下审慎…”
“巴罗总统,”杨兰兰直接无视了埃利斯,身体微微前倾,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这是凯伦加与瑙鲁之间,两个主权国家基于平等、互助、共同应对挑战的伙伴关系。协议文本已备好,现在签署,第一批2亿澳元的启动资金,72小时内到账。海水淡化厂的地质勘探团队,我的专机回程时就可以留下。”她拿起一支镶嵌着凯伦加国徽蓝宝石的钢笔,轻轻推到巴罗手边。
巴罗脸上的挣扎只持续了不到三秒。他猛地抓起钢笔,几乎是在埃利斯铁青的注视下,在协议上签下了自己潦草的名字,仿佛生怕这从天而降的财富会溜走。“瑙鲁…衷心感谢凯伦加的兄弟情谊!”他声音激动得有些变调。埃利斯精心策划的搅局,在杨兰兰精准而凶猛的“金元攻势”下,瞬间土崩瓦解。他僵硬地欠了欠身,一言不发地转身离去,背影带着压抑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