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幕:基里巴斯的环礁弦歌与加密频段的搏杀
离开被矿坑啃噬的瑙鲁,“凯伦加之星”降落在基里巴斯的首都塔拉瓦。这个由三十三个环礁组成的国家,如同散落在蔚蓝丝绒上的珍珠项链,却也首当其冲承受着海平面上升的灭顶之灾。低矮的岛屿,简陋的房屋,空气中弥漫着海盐和一种近乎悲壮的宁静。
女总统蒂安纳·托马西的欢迎带着岛民特有的淳朴与坚韧。没有华丽的辞藻,她牵着杨兰兰的手,赤脚踩在温热的白沙上,指向远处正在被海浪缓慢侵蚀的村落:“看,杨总统,那是我们祖辈的家园,也是我们正在失去的未来。海水每一年都在夺走更多。”她的声音平静,眼底深处却是化不开的忧惧。
晚宴设在议会大厅外的沙滩上,椰影婆娑,篝火跳跃,传统草裙舞的鼓点与海浪声应和。气氛看似轻松,但我知道,暗处的较量从未停止。随行的技术官将加密平板悄然递到我手中,屏幕上一片代表通讯静默的绿色,唯独一个极其微弱、经过多重跳频伪装的信号源,如同水下的毒蛇,正尝试侵入我方机要通讯的加密信道——CCO的电子战部队出手了。
“他们在试探‘海王盾’的厚度。”技术官压低声音,指尖在平板边缘因用力而发白。凯伦加的通讯安全系统代号“海王盾”,融合了以色列尖端电子对抗技术和我方独有的算法,是此次出访的生命线。一旦被破,所有谈判底牌、安全部署将暴露无遗。
与此同时,托马西总统在篝火旁对杨兰兰轻声诉说:“CCO的特使…埃利斯先生,昨天向我提出了一份‘气候移民安置合作计划’。”她美丽的脸上带着深深的疲惫和挣扎,“他们承诺接纳部分基里巴斯气候难民,并提供资金援助…条件是,基里巴斯必须签署一份排他性的‘安全合作谅解备忘录’,允许CCO在特定岛屿建立…‘环境监测站’。”所谓监测站,实则为军事存在的前哨。
杨兰兰静静地听着,篝火在她深邃的瞳孔里跳跃。她拿起一串当地烤鱼,慢条斯理地撕下一块雪白的鱼肉,没有立刻回应托马西的困境,反而问了一个看似无关的问题安纳:“蒂,基里巴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保护区,对吗?这片海,是你们的根,也是你们最后的堡垒。”
托马西沉重地点点头。
“堡垒,需要盟友共同守护。”杨兰兰放下鱼骨,目光如炬地看向她,“凯伦加愿意成为基里巴斯海洋保护的‘锚点’。我们提供资金和技术,在受威胁最严重的环礁外围,合作建造最新一代的智能生态防波堤系统。它不仅能消减海浪侵蚀,其核心模块更是最先进的海洋环境监测平台,实时数据将完全共享给基里巴斯和国际科研机构。”她刻意强调了“完全共享”。这既是对基里巴斯主权的绝对尊重,也是对CCO意图独占监测数据、进行军事部署的致命反击。
“更重要的是,”杨兰兰的声音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凯伦加主权财富基金,将设立‘太平洋家园永续基金’(初始规模:20亿澳元)。任何因气候变化被迫迁移的基里巴斯公民,只要愿意,都可以在凯伦加境内获得永久居留权、土地、住房和就业支持。我们不是要拆散你们的家园,而是提供一个备份的港湾,一个让你们文化和血脉得以在阳光下延续的新家园。你们永远是基里巴斯人,凯伦加只是你们另一个坚实的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