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少年人的情谊,在一次次嬉笑怒骂、一次次互相帮扶中,日益深厚,坚如磐石。

5

时光在琅琅书声、少年笑闹与一次次思想的碰撞中飞逝。

崔岘如同海绵般吸收着这个时代的知识,同时也在不断夯实着他“神童”的根基。

裴度对其越发看重,视为裴家未来在朝堂上的重要臂助。

裴南苇待他,也从最初的赏识,渐渐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亲近与依赖。

她会在月色如水的夜晚,与他讨论诗文的意境;会在他解决了一个连书院夫子都棘手的算学难题时,眼中闪烁着由衷的钦佩与喜悦;也会在他因出身而偶遭府中势利下人冷眼时,不动声色地给予维护。

那份情愫,如初春的藤蔓,在两人心间悄然滋生、缠绕。

转眼便是大比之年。

崔岘以裴度门生的身份,顺理成章地报名参加南阳府的院试。

他穿着浆洗得发白的青衿,坐在狭窄的号舍中,嗅着空气中劣质墨汁与汗味混杂的气息,心中一片澄明。

试题发下,四书文、经文、策论……这些对经历过现代学术体系严苛训练、又在这个时代苦读数载的他而言,早已是胸中丘壑。

他提笔蘸墨,文思如泉涌,笔走龙蛇。

那字迹,早已不复当初的稚嫩,而是筋骨初成,清俊有力。

放榜那日,南阳府衙前人山人海。

庄谨凭借一身“富贵逼人”的装扮和灵活的胖身子,硬是挤到了最前面。

当他在榜首位置看到那个熟悉的名字时,巨大的狂喜瞬间淹没了他!

“中了!头名!案首!崔岘!是我兄弟崔岘!”

他猛地跳了起来,浑身的肉都在欢快地抖动,声嘶力竭地吼着,仿佛中榜的是他自己。

他转身,朝着外面被高奇护着、稍显紧张的崔岘和李鹤聿,挥舞着胖手,激动得语无伦次:“崔小兄!案首!头名!我就知道!我就知道!”

高奇紧绷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发自内心的笑容,他用力拍了拍崔岘的肩膀,力道大得让崔岘一个趔趄,那眼神仿佛在说:“好样的!”李鹤聿则安静地笑着,眼中是纯粹的喜悦和与有荣焉。

消息传回裴府,裴度捻须长笑,连道三声“好!”。

裴南苇闻讯赶来,在抱朴轩外与崔岘相遇。

阳光透过竹叶,洒在她清丽的脸庞上。

她看着眼前这个身姿挺拔、眼神清亮的少年郎,唇角弯起一个极美的弧度,眸中似有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句轻柔的:“恭喜,崔案首。”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

崔岘拱手还礼,抬起头,目光与她在空中交汇。

无需多言,那份心意,彼此已心照不宣。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崔岘的横空出世,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南阳官场这潭深水,激起的不仅仅是赞叹的涟漪,更有汹涌的暗流。

他“河西村贱民”的出身,裴度门生的显赫标签,以及这过于耀眼、近乎妖异的“神童”光环,都深深刺痛了一些人的眼睛。

其中,尤以府学副提学周炳良为甚。

此人靠钻营巴结上位,心胸狭隘,惯于结党营私。

崔岘的案首,在他看来,无疑是裴度对他权威的挑衅,更是对他那一派系推荐学子的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