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你还好吗?"年轻警官担忧地问。
姜雨晴抬头看他,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所有的能量在瞬间耗尽,取而代之的是排山倒海的疲惫和羞耻。她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凌晨四点,花光积蓄买钢琴,在公共场合发疯...
"我...我需要帮助。"她终于崩溃地承认。
警官叫了救护车。这一次,姜雨晴没有反抗。
第六章
精神科急诊室里,值班医生认出了她:"姜小姐?陈医生提过你的情况。你停药了?"
姜雨晴点点头,已经无力辩解。
"典型的躁狂发作后崩溃。"医生叹了口气,"双向障碍不及时治疗的后果可能很严重。我们需要联系你的家人或朋友。"
姜雨晴给出了林妍的电话,尽管她不确定对方是否还愿意理她。
令她意外的是,不到半小时,林妍就冲进了急诊室,眼睛红肿,头发凌乱,显然是从床上直接赶来的。
"你这个白痴!"林妍抱住她,声音哽咽,"为什么不吃药?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
姜雨晴在她怀里痛哭:"对不起...我以为我能控制...我错了..."
第二天上午,陈医生被紧急召回医院。评估后,他严肃地说:"姜小姐,你现在有两个选择:自愿住院治疗,或者被强制入院。你的情况已经危及自身安全。"
姜雨晴看向站在一旁的林妍,后者紧紧握着她的手。
"我自愿治疗。"她轻声说。
办理入院手续时,赵总打来电话。姜雨晴深吸一口气才接起来,准备接受解雇通知。
"姜总监,"赵总的声音出乎意料地温和,"林妍向我解释了你的情况。公司决定给你三个月的带薪病假。你的职位会保留,等你康复回来。"
姜雨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为什么...?"
"因为你值得。"赵总简单地说,"过去五年你为公司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每个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
挂断电话,姜雨晴的泪水再次决堤。她原以为自己已经失去了所有——事业、友谊、尊严。但有些人,有些东西,比她想象的更坚韧。
住院第一周是最艰难的。药物调整期带来的副作用令她头晕、恶心、嗜睡。但这一次,姜雨晴没有抗拒。她开始参加医院组织的团体治疗,听其他双向障碍患者分享他们的故事。
一个六十多岁的退休教师告诉她:"接受诊断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就像拿到一张地图,终于知道自己在哪里,才能规划路线。"
第七天下午,陈医生带来了一个新建议:"除了药物治疗,我建议你尝试一些辅助疗法。音乐治疗对情绪调节很有帮助。我们医院刚来了一位很有经验的音乐治疗师,周毅。"
姜雨晴想起那架冲动购买的钢琴,苦笑道:"我连音符都认不全。"
"音乐治疗不是学乐器,"陈医生解释,"而是用音乐作为情绪表达和调节的工具。周老师很擅长帮助像你这样的患者。"
第二天,姜雨晴在治疗室见到了周毅。他比她想象中年轻,三十出头的样子,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牛仔裤,没有医生常有的那种疏离感。
"你好,姜小姐。"他的声音温和而沉稳,"听说你买了架钢琴?"
姜雨晴脸红了:"那是个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