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力?”我重复了一遍,声音平淡得像在讨论天气,“比如?”
沈肆看着我,似乎想从我脸上捕捉到任何一丝认同或动摇的痕迹。几秒钟的死寂后,他眼底那抹狂热和试探的光芒微微收敛,身体靠回椅背,摊了摊被铐住的手,露出一个近乎无辜的笑容:“哦,那就是你们警察的专业范畴了,林警官。我只是提供一个……可能性。”
**谎言值:1.8%**。他退缩了。狡猾的狐狸。
但足够了。他头顶那短暂跃升的数值,和他眼中毫不掩饰的、对张崇山这个“完美容器”的狂热选定,已经清晰地为我指明了方向。张崇山,就是沈肆精心挑选、准备推上祭坛的羔羊。而沈肆自己,离那个5.0%的临界点,只差最后一步之遥。
我合上记录本,站起身。
“张崇山。我们会找到他。”我的目光最后一次落在他身上,平静无波,却仿佛穿透了他的皮囊,直视着他那扭曲的灵魂内核,“感谢你的‘专业’意见,沈肆。”
他脸上的笑容淡去,深潭般的眼睛凝视着我,里面第一次清晰地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虑。他感觉到了什么?是我的平静?还是我话语里那丝微不可查的、冰冷的笃定?
我没有给他深究的时间,转身离开了探视室。门在身后关上的瞬间,我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剧烈地喘息。意识深处,那点幽蓝的星火依旧在灼灼燃烧,冰冷的提示音仿佛还在回响。
【目标锁定:张崇山。】
【最终指令植入条件:目标谎言值 ≥ 5.0%。】
【准备执行最终收网程序。】
沈肆,你的“完美容器”找到了。现在,该把你,永远地关进你自己设计的牢笼里了。
---
对张崇山的秘密调查和全方位监控以最高效率展开。结果触目惊心,又完美印证了沈肆的恶毒“预言”。
这个四十多岁、失业潦倒的男人,租住在城郊一个散发着霉味的半地下室里。房间里堆满了各种廉价的录音设备,墙壁上贴满了打印出来的雨声波形图,其中几张的日期,赫然与“雨夜屠夫”前四起案件的发生时间精确吻合。技术组恢复了他加密硬盘里的大量音频文件,里面充斥着对雨夜“神秘符号”的病态赞美,称之为“净化世界的圣痕”、“黑暗艺术的巅峰”。他甚至在自己的博客(一个只有零星访问量的阴暗角落)上,用晦涩的诗歌和扭曲的涂鸦,表达着对“符号创造者”近乎神祇般的崇拜,字里行间充满了模仿和“献祭”的渴望。
更令人脊背发凉的是,在第四起案件发生后不久,张崇山曾鬼鬼祟祟地出现在案发现场附近,行为异常,被外围监控拍到。他的社交软件记录里,充斥着对社会、对特定人群(尤其是衣着光鲜的年轻女性)的极端仇视言论。
所有的证据链,在沈肆那极具诱导性的“侧写”引导下,被迅速而严密地编织起来。张崇山,这个被生活压垮、心理扭曲的边缘人,完美地嵌入了“雨夜屠夫”的画像之中。他像一块被精心雕琢的拼图,严丝合缝地卡进了那个为替罪羊预留的位置。
重案组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如铁。投影仪的光打在幕布上,展示着张崇山阴暗的居所、狂热的记录、可疑的行踪和充满恨意的言论。铁证如山,指向清晰。陈队紧锁的眉头终于松开了一丝,但眼神深处依旧残留着对沈肆的强烈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