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是常态。煮烂的米粒失去口感,变成令人毫无食欲的糊状;水果泥加多了,甜得发腻,掩盖了其他食材的本味;蔬菜泥处理不当,残留的纤维让小满抗拒地吐出来;精心计算的比例,入口却寡淡得像白水……每一次尝试,都伴随着小心翼翼的观察和小满或皱眉、或扭头、或直接吐掉的反馈。
我的笔记本上,记录越来越厚,画满了叉叉和问号。手指被蒸汽烫出水泡,又被新的烫伤覆盖。睡眠成了奢侈品,眼下的乌青浓得化不开。支撑我的,唯有小满偶尔流露出的一点点兴趣,比如那次加了南瓜泥和一点点配方奶粉的米糊,她破天荒地咽下了小半碗!那一点点微小的进步,如同在漫漫长夜里骤然亮起的、微弱的星光,足以点燃我心中快要熄灭的火种,让我重新鼓足勇气,一头扎进下一轮的尝试中。
一天深夜,窗外城市的霓虹透过薄薄的窗帘缝隙,在地板上投下变幻的光斑。小满吃了小半碗新调的、带着奶香和蔬菜清甜的糊糊后,终于沉沉睡去。我坐在她小小的折叠床边,就着台灯昏黄的光线,疲惫地翻看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指尖划过那些叉叉,最终停留在一个被圈起来的配方上——那是一次相对成功的尝试:有机胚芽米打底,蒸熟的南瓜提供自然的甜度和胡萝卜素,焯水打成细蓉的西兰花碎带来维生素和一点绿色,最后调入一小勺温和的配方奶粉和几滴冷榨核桃油增加香气和必需脂肪酸。
目光落在“小满阳光”那几个潦草的字上。这是我随手写下的名字,那一刻,只希望这碗糊糊能像阳光一样,驱散笼罩在她身上的病气阴霾。
“小满阳光……”我低声念着,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四个字。一个模糊的、大胆的念头,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骤然击碎了深夜的沉寂。它带着微弱却不容忽视的涟漪,一圈圈扩散开来,轻轻撞击着我疲惫而麻木的心壁。既然它能帮到我的小满……那么,它是不是也能帮到其他同样被厌食、挑食困扰的孩子?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再也无法按捺下去。它像一颗种子,在我贫瘠的心田里,在绝望的土壤深处,悄然顶破了坚硬的外壳,探出了一丝极其稚嫩、却无比倔强的绿芽。
3
超市入口处巨大的红色促销海报在惨白的灯光下格外刺眼,像一张咧开的嘲讽大嘴。空气里混杂着生鲜区的鱼腥味、熟食区的油腻香气和消毒水的气息,沉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我推着一辆购物车,里面孤零零地放着几样打折蔬菜和一袋米,小心翼翼地靠近那个堆满了花花绿绿儿童食品的货架区。
心在胸腔里擂鼓,手心全是滑腻腻的冷汗。我深吸一口气,努力稳住微微发颤的手,从那个印着向日葵Logo的简陋纸盒里,取出几个一次性小纸杯,又小心翼翼地拧开一个装着“小满阳光”营养米糊的密封罐。金黄色的糊糊散发出温和的南瓜和谷物香气,在这片充斥着化学香精味道的区域里,显得格外朴素甚至有些格格不入。
“您好,打扰一下,”我努力扯出一个尽可能自然的笑容,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发干,拦住一位推着购物车、车上坐着一个三四岁男孩的年轻妈妈,“我们这是新研发的儿童营养辅食,‘小满阳光’,纯天然食材,无添加,特别适合胃口不好或者挑食的小朋友,您要不要让孩子试试看?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