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刚收到银行短信,下个月的房贷又涨了。还有乐乐的画画班,老师通知下季度材料费要提前交,又是一笔。这日子,钱像长了脚往外跑。”他重重地叹了口气。

我心里那点被视频点燃的火苗,像是被浇了一盆冷水。

电视里,晚间新闻也在报道这场发布会。

主持人用兴奋的语气介绍着“生命摇篮”,镜头反复播放着那个悬浮的胶囊舱体和沸腾的人群。

专家们在演播室里争论不休,讨论伦理、社会影响、技术前景。

“仅需十万元!”这句口号像魔咒一样反复出现。

我抱着乐乐,看着电视里那片不真实的蓝光和狂欢,又低头看看手机里不断刷新的争吵。

陈明已经倒在沙发上,闭着眼休息。

厨房飘出晚饭的味道,餐桌上还压着那张房贷催缴单。

“知道了。”我对着电视屏幕轻轻地说,像是在回答新闻,又像是在回应陈明。

第二章:涟漪初起

“生命摇篮”这颗十万元的石子,砸进了看似平静的社会池塘,激起的波纹远比我想象的要快,要广。

仅仅几天后,办公室里小小的茶水间就成了新话题的漩涡中心。

“解放!绝对的解放!姐妹们,属于我们的时代来了!”

小张,我们部门最年轻的姑娘,挥舞着马克杯,眼睛亮得吓人,好像整个人都在发光。

“十万块!想想看,不用请产假耽误升职加薪,不用忍受怀孕的呕吐浮肿,不用经历生孩子的鬼门关,身材不走样!想生就生,想什么时候生就什么时候生!这简直是女权运动的终极胜利!”

几个年轻的女同事围着她,笑着附和:

“就是啊,想想就轻松多了!”

“以后终于不用被问‘怎么还不生孩子’了,就说在用‘生命摇篮’排队呢!”

老王,部门里的老大哥,端着万年不离手的保温杯,慢悠悠地嘬了一口枸杞水,眼镜片后的眼神带着点调侃:

“小张啊,先别忙着喊胜利。这技术好是好,但‘仅需十万’?”

他拖长了音调,嘴角带着点讽刺的笑,

“这‘仅需’,对咱们这些普通打工人来说,怕也得攒个一两年吧?首付都不够的。再说了,十万只是基础款吧?我敢打赌,后面肯定有什么‘基因优化包’、‘天赋提升套餐’,加钱!这玩意儿,最后还不是有钱人的玩具?给人家多添几个少爷小姐,好继承家业。”

“王哥,你这思想太消极了!”

小张立刻反驳,像被踩了尾巴的猫,

“林总发布会上承诺了,基础功能就足够安全可靠,价格还会继续优化!这是普惠技术!你想想那些不孕不育的家庭,这不就是救命稻草吗?十万块能圆一个孩子梦,贵吗?”

“救命稻草?”

老王嗤笑一声,摇摇头,没再继续争辩,只是又嘬了一口水,

“走着瞧吧。但愿是我多虑了。”

他把目光投向窗外,那里高楼林立。

我默默地往自己的杯子里倒热水,昨晚乐乐又闹腾到半夜,陈明加班回来倒头就睡,餐桌玻璃板下压着的房贷单子像个沉重的印章。

解放?自由?小张嘴里的这些词,像飘在云端的热气球,绚烂美好,却离我脚下这片被房贷、补习班和日常琐碎压得吱呀作响的地板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