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吧,我的病美人。是想黑了前公司的服务器,还是想给你的主治医生电脑里塞满小电影?」
「帮我把一份『真相』,用无法追踪的路径,『不经意』地透露给几个不同的娱乐营销号。」
那份「真相」是我伪造的剧组内部人员的聊天记录。记录里「解释」道:顾衍身边那八个人,根本不是助理。其中两个是他的生活和工作助理,另外六个,是剧组为了保护一件价值连城的、作为重要拍摄道具的古董,特意聘请的安保人员。
消息一出,舆论再次反转。「卡珊德拉」的爆料被证实是「断章取义」,但又不是完全的「谣言」。这种半真半假、一拉一踩的操作,让「卡珊德拉」这个账号充满了神秘感和某种程度上的可信度。粉丝数一夜之间暴涨了十几万。
而我,作为这场舆论风暴的唯一导演,坐收渔利。先是「耍大牌」的愤怒,再是「原来是误会」的恍然,最后是对「G 姓顶流敬业」的赞赏。一波三折的情绪过山车,让我的生命值稳定地增加了 5 天。
几次类似的操作下来,我的生命值稳定在了 120 天以上。我像一个最高明的渔夫,用信息差和时间差做鱼竿,用公众情绪做鱼线,精准地钓起我赖以为生的生命力。
「以前我用数据分析用户行为,现在我用数据分析人性。事实证明,后者比前者简单多了。因为大众不需要真相,他们只需要一个可以发表观点的情绪出口。」我看着窗外,冷漠地想。
Part3
就在我以为自己已经完全掌控了游戏节奏时,一个意料之外的变故发生了。
网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匿名爆料,称顾衍动用资本力量,抢走了同公司艺人沈牧一个已经谈妥的重要奢侈品代言。
爆料图文并茂,有模有样的「内部合同截图」,有沈牧团队成员「意难平」的朋友圈发言,甚至还有一张顾衍和该品牌高层私下见面的偷拍照。所有证据,都精准地指向顾衍「恃强凌弱」。
我立刻警觉起来。这,并非我所为。
我迅速调动林柚的技术,对这波舆论的源头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让我心头一凛。这波舆论的引导手法非常专业,甚至比我还狠。我的手法是「精准打击,留有余地」,追求的是情绪的反复波动。而对方的手法,是「一击毙命,不留后路」,充满了纯粹的恶意,就是要将顾衍彻底钉死在耻辱柱上。
更奇怪的是,我的系统面板。
虽然#顾衍抢代言#的词条热度极高,公众的愤怒情绪也确实被点燃了,但面板上却显示有一股来源不明的「混乱」能量在干扰,导致我的生命值转化率极低,几乎没有增长。
【系统警告:检测到异常情绪能量场干扰,能量转化效率下降 95%。】
冰冷的电子音让我如坠冰窟。没有生命值转化,我之前的一切操作都成了无用功。倒计时依然在走,我的生命依然在流逝。
就在这时,沈牧接受了一次直播采访。当被问及代言风波时,他眼圈一红,强颜欢笑:「没关系的,我相信顾衍哥不是故意的。我们是好兄弟,一个代言而已,我不在乎。」
这番「茶言茶语」,瞬间坐实了爆料。顾衍的形象第一次出现了实质性的重创,不再是「人设」层面的瑕疵,而是「道德」层面的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