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几颗杨梅,章青岚的气终于消下去不少。一盘子杨梅本就没多少,吃到还剩下两颗时,章青岚忽然捡起一颗杨梅递给南烛:“阿烛,你也吃。”
南烛却真的吃不下了,她今晚本就吃得不少,但她还是接过杨梅,转头递给了含笑。
含笑一直盯着呢,她本来想留给南烛吃的,结果反倒便宜了章青岚。含笑一直记着第一见面时,章青岚拿虫子吓唬南烛的事,心里总不太待见他。
眼看章青岚要把杨梅吃完了,含笑忽然得了一颗,立马开心地吃进嘴里。
章青岚见南烛对身边的小丫头这么好,多看了含笑一眼。圆头圆脑的小丫头,看起来比南烛敦实不少,想是南烛吃的少,这小丫头倒捞到不少好吃的。
吃了杨梅,见章青岚不再暴躁,南烛起身要回自己房间去:“你既然回来了,就早些休息吧,我也回房了。”
章青岚却还不想休息,他精力旺盛得很,送南烛出门,见江面上都是灯火倒影,又有清风吹拂,拉着南烛看钱塘江渡口的江景:“阿烛,你看,那船上的灯真好看。”
南烛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只见一条小船在离岸不远的江面上飘着,船头挂着大红灯笼,与别处不同的是,这船上还摆了满满的鲜花,连灯笼上都插了一束。
侧耳细听,那船中似乎有呜呜咽咽的管弦之声顺着风传过来。
南烛与章青岚都没见过这样精致小巧的船,只觉得好看,南烛身边的婆子却上前一步,叫南烛与章青岚回屋子里开窗看去。
章青岚的性子是越不让他做什么,他偏要做什么。那婆子语焉不详地叫他们进屋,却又说不出什么缘由,章青岚便不肯进屋。不止他自己不回去,他还要拉着南烛一起。
那婆子左右说不通,只得小声道:“我的哥儿,那是花船!”
其实那婆子叫章青岚与南烛回屋只是怕他们看到不该看的东西,毕竟那花船摇摇晃晃,保不齐便随着水波飘到他们的近处来。
一听那是花船,章青岚的脸立刻红了,终于不再吭声,拉着南烛回房间。
南烛知晓花船是做什么的,自然也不再吭声。
章青岚有时候还是知礼的,他把南烛送到房门口,他自己不进去,就站在门外。
见他站在那儿不走,南烛笑道:“岚哥儿,早些休息。”
章青岚点了点头,这才转身。
含笑确实不待见他,章青岚一转身,她立刻关上房门,似乎生怕他又有什么事。
含笑看着南烛,眼中有许多不解,但她知道此处人多口杂,她们在里面说话,保不齐外面的人就会听见,于是闭口不言。
南烛知道含笑在疑惑什么,但她不欲多说,再加上今日确实累了,洗漱之后便上床休息,一夜无话。
第二日醒来时,南烛便觉得自己像是乘坐小舟在江中飘荡,正想到此处,忽然清醒,她确实就在船上。
床微微摇晃,也有船只的破水声,南烛才发现,昨夜船竟已离开渡口,驶入了北上的运河。
怪不得在睡梦中,她总觉得有些晃动。
也不知现在是什么时辰,南烛正想叫含笑,却见含笑也正撩开床帐看她醒未醒。见南烛已睁开眼,她顺手把床帐用挂钩挂好,伺候南烛起床:“姑娘,已过了卯时,咱们正在大运河上呢!”
南烛一边穿衣,一边问道:“父亲母亲可起了?”
“老爷夫人想来也才醒,我方才去拿水,回来时正看见夫人的丫鬟们捧着帕子和水盆进去。”
南烛洗漱好又收拾完毕,才带着含笑走出房门。
江上清风徐徐,带着水中特有的腥味,并不难闻,倒有种独特的凉爽之感。日头初升,朝霞未完全散去,天边云里还藏着几丝霞光。
南烛吸了一口气,听见章青岚的声音:“早啊,阿烛。”
南烛睁开眼睛一看,原来章青岚倚靠在栏杆上,正笑着朝她招手。和煦的日光中,章青岚显得青涩又朝气蓬勃。
“岚哥儿早。”南烛走过去,和他一样靠栏杆看运河上的日出。
江面开阔,水波不兴,船行得飞快,果然比马车快,也比马车舒服。
章青岚凑到南烛身边和她说话:“阿烛,你从前去过汴京吗?”
“从未去过。”南烛远眺江上一掠而过的飞鸟,还有沿岸的炊烟人家。
南书铮中了探花后,在汴京做了几年官。但他官小,又想着谋个外放,便没有把南烛和她娘亲接到汴京。
结果还未等他寻到一个好的外放地,南烛祖父便逝世了,于是南书铮又立刻回乡丁忧。
正因如此,前世加今生,南烛都从未去过汴京。
“我去过汴京。阿烛,到了汴京,我带你去玩,汴京多的是玩闹的好地方。”章青岚虽不喜欢大名郡王府中的众人,但对于汴京,他还是喜欢的。汴京到处都是酒楼茶肆,勾栏瓦舍,玩上一整天也不会腻。
“我要守孝,怕是不好出门。”南烛一句话,浇灭了章青岚刚起的兴致。
他有些苦恼地垂下了头,很快又打起精神:“没事,等你出了孝,我再带你去。”
章青岚倒是一片好心,南烛笑了笑,却没应声。
待她出了孝,大概便要准备婚事,届时也不好常出门玩。
南烛和章青岚在栏杆上说着话,倒不是他们特意在此处说话,而是在等乐平县主和南书铮开门。
他们不开门,南烛和章青岚做儿女的,自然不好去敲门。
正说着,乐平县主和南书铮已穿戴整齐,打开房门出来。
见南烛和章青岚倚靠栏杆,在晨曦中说话,乐平县主笑了笑。看到章青岚和南烛如此融洽,她求之不得。
听到开门声时,南烛和章青岚同时转过身,两人又向乐平县主和南书铮问安。
乐平县主不必说,喜笑颜开;连南书铮看到两人如此,也含笑点了点头,赞许地看了他们一眼。
随后,南书铮上楼,昨日说好了的,他得去陪大名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