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学生张思妙一来就成了焦点——漂亮、柔弱,还总“不经意”地往宋言身边凑,甚至在全班面前编出“玩笑”,暗示两人关系不一般,活像拿了本“拯救孤僻同桌”的剧本。
可宋言偏不按套路走。她冷淡、直接,张思妙装可怜,她递录音笔;张思妙拉着同学说她“不好相处”,她甩出游乐园合照(和别人的);张思妙想借作业拉近关系,她直接把解题步骤贴班级群。
后来大家才发现,宋言不是孤僻,是懒得理戏精;她不是没人陪,只是不把时间花在装模作样上。至于张思妙的“救赎”?宋言翻了个白眼:我的人生挺好,不用你瞎救,先救救你自己的演技吧。
1 《转学生的“玩笑”》
九月的风还带着夏末的热意,初三(2)班的后门被推开时,教室里的喧闹声顿了顿。
班主任老周侧身让开,身后跟着个女生。白裙子,帆布鞋,发尾微卷搭在肩头,手里捏着个浅粉色书包,低着头时睫毛在眼下投出片软乎乎的阴影——是那种一眼就能让人想起“乖巧”“柔弱”这类词的长相。
“给大家介绍下,这是新转来的同学,张思妙。”老周拍了拍手,“刚从外地转来,大家多照顾。思妙,你就先坐……”他扫了眼教室,最后指向靠窗的位置,“宋言旁边那个空位吧。”
教室后排,宋言正转着笔看窗外的梧桐树。听到名字,她指尖一顿,没回头,只是把桌角堆着的练习册往自己这边挪了挪,腾出旁边的位置。
张思妙轻声说了句“谢谢老师”,抱着书包走过去。经过过道时,好几个人偷偷看她,她像是没察觉,走到座位旁,又对宋言弯了弯腰:“同学你好,我是张思妙,以后请多指教。”
声音软软糯糯的,像浸了蜜。
宋言抬眼,目光在她脸上停了半秒,只“嗯”了一声,又转回去看窗外。
这反应算不上热情,甚至有点冷淡。周围几个竖着耳朵的同学暗暗交换眼神——也难怪,宋言在班里本就不算合群。成绩顶尖,尤其理科,次次竞赛拿奖,但平时话少得很,除了偶尔和前排的林薇说几句,大多时候都独来独往,连课间都少见她离开座位,久而久之,倒没人总凑上去搭话。
张思妙似乎没介意那声冷淡的“嗯”,轻轻拉开椅子坐下,拿出课本时动作都放得很轻,生怕打扰到旁人似的。
第一节课是英语,张思妙听得很认真,偶尔低头记笔记,笔杆转动的弧度都透着秀气。中途老师提问,她站起来回答时发音标准,条理清晰,坐下时还不忘对老师笑了笑,看得前排几个男生悄悄红了脸。
下课铃一响,立刻有女生凑过去:“张思妙,你以前在哪上学呀?”“你这裙子好好看,在哪买的?”
她一一笑着回应,说话时总微微倾着身子,显得格外亲和。聊了几句,不知是谁提了句:“你跟宋言坐同桌真好,她理科超厉害,以后不懂的题能问她。”
张思妙抿了抿唇,眼睛弯了弯,看向宋言的方向,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周围几人听见:“其实……我和宋言说不定早就认识呢。”
这话一出,围着的人都愣了。
宋言也终于从练习册上移开视线,看向她,眉梢微挑,带着点“你说什么”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