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运会是高压下的狂欢。周屿参加了1500米长跑。林晚和苏晓挤在跑道内侧的看台最前排。当周屿的身影出现在跑道上,汗水浸湿了红色背心,胸膛剧烈起伏,步伐却依然坚定时,林晚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周围的加油声震耳欲聋,她却紧张得发不出声音,只是死死地盯着那个身影。最后冲刺阶段,周屿明显体力不支,脚步踉跄了一下。林晚再也忍不住,双手拢在嘴边,用尽全身力气喊了一声:“周屿!加油!” 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穿透了嘈杂。周屿猛地抬头,目光精准地捕捉到她,疲惫的脸上瞬间迸发出力量,咬着牙,加速冲过了终点线,虽然不是第一,却拼尽了全力。他冲过终点后,没有立刻停下,而是朝着看台的方向,用力地挥了挥拳头,汗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林晚的心,也在那一刻,被一种混合着心疼、骄傲和难以言喻的甜蜜填满。
4 志愿抉择
高三下学期,气氛愈加凝重。教室后面贴着的大学排名和历年录取分数线,像一张巨大的网,笼罩着每一个人。课间,同学们讨论的话题不可避免地围绕着“你想考哪里?”“你爸妈让你报什么专业?”。每当这时,周屿和林晚都会陷入一种微妙的沉默。林晚的目标清晰而耀眼——北京顶尖学府的生物专业。周屿的理想是地质,但他心仪的大学地质系分数很高,而他的模考成绩,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他越来越沉默。他们依旧会去天台,但分享耳机的次数少了,并肩看夕阳的时光里,也多了几分沉重的心事和无言的担忧。林晚能感觉到周屿的焦灼,他有时会无意识地用手指抠着天台水泥边缘粗糙的颗粒。她很想说“没关系”,很想说“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但现实的压力和少年脆弱的自尊,像一道无形的墙横亘在他们之间。那盆“小屿”在窗台上,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沉重,叶片在晚风中轻轻摇曳。
四模成绩公布那天,空气像凝固的铅。林晚发挥出色,名字高高挂在年级红榜前列。而周屿的成绩单上,那个刺眼的数字和排名,让他瞬间脸色煞白。他沉默地坐在座位上,手指用力到关节发白。整个下午,他没说一句话,也没看林晚一眼。放学后,林晚在空无一人的楼梯间找到了他。他背对着她,额头抵着冰冷的墙壁,肩膀微微耸动。林晚的心像被狠狠揪住,她慢慢走过去,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周屿猛地转过身,眼圈通红,里面是浓得化不开的挫败、不甘,还有一丝……绝望。林晚再也忍不住,张开手臂抱住了他。这一次,不是楼梯间昏暗中的冲动初吻,而是带着心疼、理解和巨大勇气的拥抱。周屿的身体先是僵硬,随即像卸下了所有防备,用力地回抱住她,把脸埋在她的颈窝,滚烫的眼泪无声地浸湿了她的校服领口。在那个弥漫着灰尘和绝望气息的角落,他们紧紧相拥,仿佛彼此是惊涛骇浪中唯一的浮木。林晚清晰地感受到他身体的颤抖和压抑的呜咽,她一遍遍轻声说:“会好的,周屿,会好的…” 那一刻,所有的分数、排名、未来都暂时远去,只剩下两颗在寒流中互相取暖的、年轻而无助的心。
时间随着努力流逝,终于到了考试的那一天,林晚与周屿并未分到同一考场,考试前一天,他们在秘密基地互道加油,准备迎接着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