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赵珩笑着点头:“我明白。”

萧策在西域打了半年,捷报频传。他不仅收复了失地,还一路打到于阗都城下,只是迟迟没有攻城。

梁月收到他的战报,知道他在等乌孙国援军。她算着日子差不多了,让人给萧策送了批新制的火药,附了张纸条:“峡谷处,可放火。”

三日后,萧策用火药在峡谷设伏,大败乌孙援军,顺势攻下于阗都城。他在城楼上插好大夏龙旗,转身就命人收集所有的宝石玉器,装了满满三大车。

“将军,这些东西带回去太占地方了。”副将忍不住提醒。

萧策擦拭着长剑:“这是长公主点名要的,就算扛着,也要给她扛回去。”

他在于阗休整时,收到了梁月的信,只有八个字:“乘胜追击,直取乌孙。”

萧策看着信上娟秀的字迹,突然明白了什么。这半年来的几次关键胜仗,都像是有人在背后指引,他原以为是自己运气好,现在想来,恐怕都是这位长公主的手笔。

他提笔回信:“末将遵命。只是乌孙国力强盛,还请公主再增兵三万。”

梁月收到回信时正在看账本,外祖父家的商行遍布天下,这次于阗之战,光是战马就赚了不少。她看到萧策要增兵,笑着对赵珩说:“这小子终于开窍了。”

赵珩正在处理西域的税赋文书:“皇姐打算给他吗?”

“给,为什么不给?”梁月拿起朱笔,“不仅要给兵,还要给他最好的粮草和军械。”

她顿了顿又道:“你再去一趟大慈恩寺,问问清玄法师,乌孙国的国师是不是跟他认识。”

赵珩挑眉:“皇姐连佛子都要用上?”

“能用的人,为什么不用?”梁月笑得像只偷腥的猫,“清玄法师的信徒遍天下,说不定能给我们点惊喜。”

萧策收到三万援兵时,还收到了一封来自大慈恩寺的信,里面详细写了乌孙国的布防和国师的软肋。他看着那熟悉的娟秀字迹批注,突然觉得这位长公主,比他想象中深不可测。

三个月后,萧策攻破乌孙都城,俘虏了乌孙国王。他站在王宫的金顶上,望着脚下的城池,突然很想知道,那位在千里之外运筹帷幄的长公主,看到捷报会是什么表情。

他让人把乌孙国最珍贵的夜明珠装起来,亲自押送回京城。他想亲眼看看,那双总是含着笑意的眼睛,看到这颗珠子时,会不会亮起来。

萧策在西域大杀四方的时候,京城的朝堂也没闲着。有老臣弹劾赵珩结党营私,借着西域战事安插亲信;还有人说梁月一介女流,不该干预军政,要求皇帝收回她调动兵马的权力。

梁月把弹劾的奏折堆在桌上,对赵珩说:“这些老头子,是不是觉得我好欺负?”

赵珩正在给她剥橘子:“他们是怕皇姐权势太大,威胁到太子哥哥。”

“太子哥哥?”梁月嗤笑,“他连算数都算不明白,我威胁他干什么?”

太子是皇后所生,性子温和,就是没什么主见,朝堂上的事多半听太傅的。这次弹劾的奏折,背后就有太傅的影子。

“太傅想让太子亲政,自然容不得旁人分权。”赵珩把橘子瓣递到她嘴边,“皇姐想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