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程泱端着热水瓶,悄悄退了回去。他第一次知道,原来这株看起来向阳而生的野草,根须也扎在贫瘠的泥里。

程泱开始模仿傅之航。

他偷偷剪了头发,露出光洁的额头。剪头发那天,姥姥坐在病床上,枯瘦的手摸着他的新发型,笑得眼睛眯成缝:“我们泱泱这样多精神,像我年轻时候见过的小生。”程泱趴在姥姥膝头,闻着老人身上淡淡的草药味,心里又酸又软。

他学着傅之航的样子,把校服拉链拉到顶端;他甚至逼着自己喝牛奶,只为了能和傅之航在早餐时说上一句话。傅之航的早餐总是一个馒头,偶尔会买袋最便宜的牛奶,吸管戳进去时会发出“噗”的轻响,程泱听着那声音,觉得比任何乐曲都动听。

更隐秘的模仿,发生在深夜的浴缸里。

他放满水,慢慢坐进去,任由冰凉的液体漫过胸口。窒息感涌上来时,他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傅之航会喜欢的样子——会笑,会闹,会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会在课堂上和老师顶嘴。“傅之航,你看,我也很干净。”他对着水面上模糊的倒影喃喃自语,水呛进喉咙,疼得他蜷缩起来。

他知道这很可笑。就像他知道,傅之航偶尔对他展露的善意,不过是无聊时的施舍。比如那次月考,程泱的数学卷子里夹着一张小抄,是傅之航写的公式,字迹龙飞凤舞:“看你上课总走神,抄着吧,别被老师抓了。”比如傅之航会把食堂里不爱吃的青菜夹给他,“你太瘦了,跟个豆芽菜似的。”

这些细碎的瞬间,被程泱珍藏在心里,反复咀嚼。他甚至会在陪姥姥说话时,不自觉地提起:“今天同桌给了我颗糖,橘子味的。”姥姥总是笑着点头:“那孩子看着面善,是个好的。”

傅之航的世界里,有更耀眼的存在——比如高三的学长魏承遇。

魏承遇会弹吉他,成绩拔尖,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梨涡。他看傅之航的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程泱不止一次看到他们一起去图书馆,魏承遇替傅之航拂去肩上的落叶,动作自然又亲昵。有次程泱去图书馆还书,正好撞见魏承遇把一个精致的笔记本递给傅之航,封面是傅之航喜欢的乐队主唱。

嫉妒像藤蔓,在程泱心里疯狂滋长。他开始更频繁地泡在浴缸里,任由水淹没口鼻。每次从窒息中挣脱,他都觉得自己离那个“完美程泱”更近了一步。“傅之航喜欢阳光的人。”他对着镜子,一遍遍地练习微笑,直到脸颊僵硬。

傅之航似乎真的注意到了他的变化。他会主动跟程泱分享耳机,里面放着程泱偷偷记下的乐队歌曲;会把最后一块巧克力塞给他,包装纸都被体温焐软了;会在程泱被提问卡壳时,悄悄在草稿纸上写下答案,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像在说悄悄话。

一次美术课,老师让画“春天”。程泱盯着画板发呆,傅之航凑过来,用笔杆戳了戳他的画纸:“想什么呢?画棵树都歪歪扭扭的。”说着拿起他的画笔,三两下添了几笔,枯枝上冒出嫩绿的新芽,枝桠间还停着只小麻雀。“这样才叫春天。”傅之航的呼吸拂过程泱的耳畔,带着点淡淡的牙膏味。 程泱的脸瞬间烧了起来,心跳得像要撞破胸膛。他看着画纸上的新芽,突然觉得,这个春天好像真的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