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嗯,我在那里实习。”林砚点头。

“那里是不是有一本1987年的《计算机发展史》合订本?”沈驰野问。

林砚愣了一下:“好像有,怎么了?”

“我找了很久,图书馆系统显示在古籍部,但我去了几次都没找到。”沈驰野说,“如果你方便的话,能不能帮我留意一下?”

“可以啊。”林砚一口答应下来,“我明天去实习,帮你找找看。”

“谢谢。”沈驰野拿出手机,“方便加个微信吗?找到了告诉我一声。”

林砚报上自己的微信号,看着沈驰野通过好友请求,心里忽然有种奇妙的感觉。他没想到,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和这个被八卦包围的人,产生交集。

加了微信后,沈驰野就离开了。林砚看着他走出咖啡馆的背影,阳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周围的窃窃私语似乎还在继续,但林砚忽然觉得,那些声音好像没那么刺耳了。

也许,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听别人怎么说,而是自己去接触。

第三章 古籍里的线索

第二天,林砚一到古籍部就开始找那本《计算机发展史》合订本。

古籍部藏着很多旧书和资料,大多是按年份和类别归档的,但有些早期的合订本因为年代久远,整理起来比较混乱,很容易被遗忘在角落。林砚在一排排高大的书架间穿梭,手指拂过积着薄尘的书脊,仔细寻找着1987年的标记。

找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在最顶层的角落里发现了那本合订本。封面已经泛黄,边角磨损得厉害,书名是用烫金字体印的,已经有些脱落。

林砚小心翼翼地把书取下来,拍了拍上面的灰尘,拿出手机给沈驰野发了条微信:“找到了,你什么时候方便过来拿?”

沈驰野回复得很快:“现在可以吗?我刚好在图书馆附近。”

“可以,我在古籍部资料室等你。”

没过十分钟,沈驰野就来了。他还是穿着简单的衣服,背着一个黑色的双肩包,额头上带着点薄汗,像是走得很急。

“麻烦你了。”看到那本书,他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喜。

“不客气。”林砚把书递给他,“不过这本是馆内珍藏,不能外借,只能在这里看。”

“我知道。”沈驰野点点头,找了个靠窗的桌子坐下,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

林砚看着他专注的样子,心里有点好奇。沈驰野是学计算机的,而且研究的都是最前沿的技术,怎么会对三十多年前的发展史感兴趣?

他没打扰,自己去忙手头的工作,整理那些旧报纸。古籍部很安静,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林砚偶尔抬头,会看到沈驰野一边看书,一边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神情认真得像在解一道复杂的难题。

中午吃饭的时候,林砚问他:“你看这个做什么?对你现在的研究有用吗?”

沈驰野合上笔记本,想了想说:“算是吧。很多早期的理论,其实对现在的技术发展有启发。”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这本书对我来说,有点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