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特殊意义?”林砚好奇地看着他。

沈驰野笑了笑,没细说,只是道:“我爷爷以前是搞计算机研究的,他提到过这本合订本,说里面有几篇文章很有意思。”

原来是这样。林砚恍然大悟,心里的疑惑解开了。

接下来的几天,沈驰野几乎每天都会来古籍部,一坐就是一下午,雷打不动地看那本合订本。林砚也渐渐习惯了身边有这么一个安静的存在,偶尔会给他递一杯热水,或者在他找不到某份配套资料时帮忙一起找。

他们的交流不多,但气氛很融洽。林砚发现,沈驰野其实并不是冷漠,只是不擅长跟人闲聊。一旦聊到他感兴趣的话题,比如计算机史,或者一些冷门的技术理论,他就会变得很健谈,眼睛里会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而沈驰野似乎也对林砚的专业产生了兴趣,偶尔会问他一些关于历史研究的问题,比如怎么辨别古籍的真伪,怎么从残缺的文献里还原事件的真相。

“其实跟你们做代码调试有点像吧?”林砚笑着说,“都是从一堆混乱的信息里找规律,排除错误,最后找到真相。”

沈驰野想了想,点头:“有点像。不过历史更复杂,毕竟人是变量。”

“是啊,人太复杂了。”林砚叹了口气,“所以我才不喜欢那些八卦,人哪有那么容易被定义呢?”

沈驰野看了他一眼,没说话,但眼神里似乎多了点什么,像是认同,又像是别的。

这天下午,林砚正在整理一份民国时期的报纸,忽然看到社会版上有一则新闻,标题是《本市首次成功研制微型计算机,科研人员功不可没》,下面配了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一群穿着白大褂的人站在一台庞大的机器前合影。

他忽然想起沈驰野说他爷爷是搞计算机研究的,心里一动,把报纸拿过去给沈驰野看:“你看这个,是不是跟你爷爷那时候有关?”

沈驰野接过报纸,目光落在照片上,身体忽然僵了一下。他的手指轻轻拂过照片上的一个人,眼神变得有些复杂,带着怀念,又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沉重。

“这个人,就是我爷爷。”他指着照片角落里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声音有些低沉。

林砚愣了一下,没想到这么巧:“那真是太厉害了。”

沈驰野笑了笑,笑容里带着点苦涩:“他后来……出事了。”

林砚没敢多问,怕触及他的伤心事。

沈驰野却像是打开了话匣子,轻声说:“八十年代末的时候,他负责的一个项目出了点问题,被人诬陷挪用科研经费,还说他泄露技术机密。那时候舆论压力很大,到处都是流言蜚语,他受不了,就……”

他没说下去,但林砚已经明白了。

“那些流言都是假的,对吧?”林砚轻声问。

“嗯,后来查清了,是有人故意栽赃,想抢他的研究成果。”沈驰野的声音很平静,但林砚能感觉到他平静下的波澜,“但那时候,他已经不在了。我奶奶受不了打击,也跟着去了。我那时候还小,是被亲戚养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