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杯影初现**

(第一章:夜盗与微光)

雨点像密集的鼓槌,敲打着青城市博物馆老旧的玻璃穹顶。凌晨三点,警报系统被一种极其刁钻的方式短暂瘫痪了十五秒。当值保安老张揉着惺忪睡眼赶到西侧展厅时,只看到空空如也的展柜——里面那件不起眼的战国灰陶豆,不翼而飞。现场干净得诡异,只在展柜角落遗留下一块指甲盖大小、边缘锐利的透明碎片,在应急灯下折射着冷硬的光。

“古今鉴藏研究所”的灯光常年亮到深夜。陈砚伏在宽大的榆木工作台上,鼻尖几乎要碰到泛黄的宋刻残页。他戴着特制的放大镜,指尖捻着细如发丝的修复线,动作精准得像一台微雕机床。空气里弥漫着旧纸、糨糊和松烟墨的混合气息,这是他最熟悉也最安心的味道。直到手机震动,屏幕亮起研究所负责人林老的紧急信息:“市博失窃,现场遗留特殊碎片,速来协助分析。”

碎片被置于高倍电子显微镜下。陈砚调焦,冰冷的金属目镜贴着他的眉骨。屏幕上,碎片表面被无限放大,那些看似天然冰裂的纹路深处,赫然浮现出几道极其细微、绝非自然形成的刻痕——一个由点和短线构成的、极其抽象的符号。

陈砚的呼吸骤然一窒。他猛地拉开抽屉,从最底层翻出一个磨损严重的牛皮笔记本。那是祖父的遗物。他快速翻动,指尖停留在一页模糊的铅笔素描上:一只线条简洁、造型奇特的杯子轮廓。旁边是祖父潦草的字迹:“…杯底藏天机,非福即祸…光影为钥…” 而素描下方,有几个与显微镜下符号惊人相似的涂鸦!

“战国水晶杯…” 陈砚喃喃自语,心脏狂跳。那个被祖父称为“穿越之物”的国宝,杭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因其纯净无瑕的现代感造型,一直是学术界未解之谜。它,竟与这不起眼的陶豆失窃案有关?

仿佛命运听到了他的低语。几天后,林老带来了一个更震撼的消息:为配合一项国家级无损检测研究项目,战国水晶杯,将被秘密转移到“古今鉴藏研究所”进行为期两周的深度观测。陈砚凭借扎实的文献功底和“恰好”对古代密码符号的兴趣,争取到了参与基础记录的机会。

当那只传说中的水晶杯被研究员小心翼翼地放置在恒温恒湿的特制平台上时,整个实验室都安静了。它通体纯净无瑕,没有任何纹饰,杯壁轻薄均匀,在柔和的灯光下流淌着温润内敛的光华,简洁得近乎超越时代。陈砚屏住呼吸,戴上白手套,手指隔着薄薄的乳胶,轻轻触碰那冰凉的杯身。一股难以言喻的悸动顺着指尖蔓延开来,仿佛触碰到了凝固千年的时光。

他按照规程,协助架设高精度多光谱成像仪。当仪器发出低沉的嗡鸣,一束经过精密调制的冷光源投射在杯壁上时,陈砚下意识地调整了一下观察角度。就在光线以一个极其刁钻的角度切入杯壁内部的刹那,他透过辅助监视屏,似乎捕捉到内壁上掠过一丝极其微弱、转瞬即逝的、如同水波荡漾般的异样纹理!

“看!” 他脱口而出,声音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

旁边的资深研究员吴之远立刻凑了过来,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如鹰。“哪里?陈砚,你看到了什么?” 他语气温和,带着前辈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