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陈砚再定睛看时,屏幕上的光影已恢复正常,杯壁内部纯净如初。“…可能…是光线折射的错觉?” 他犹豫着,没有完全说出祖父笔记本的事。

吴之远拍拍他的肩膀,笑容和煦:“年轻人,研究国宝压力大,眼花很正常。不过,有敏锐的观察力是好事。来,我们继续记录数据。” 他转身操作仪器,镜片反光遮住了他眼底一闪而过的精芒。

**光影解谜**

(第二章:匠师的血泪与杯中的星图)

**(古代闪回 - 秦,秘密工坊)**

空气里弥漫着粉尘、汗水和绝望的气息。巨大的水轮带动着砂石磨盘发出沉闷的轰响,掩盖了角落里压抑的咳嗽。无名匠师枯槁的手指紧握着一块坚硬的水晶原石,指关节因过度用力而发白。他的眼窝深陷,布满血丝,瞳孔却燃烧着一种近乎疯狂的专注。监造官黑甲的身影如同鬼魅,无声地在他身后投下冰冷的阴影。匠师能感觉到那目光,像毒蛇的信子舔舐着他的后颈,带来刺骨的寒意。

“大王寿辰将至,此杯若再有差池…” 监造官阴冷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噪音,砸在匠师心上。匠师的手几不可察地抖了一下,差点毁了正在杯底内壁进行的、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微雕。他眼前闪过故国都城陷落时冲天的大火,妻儿离散时绝望的哭喊。悲愤与恐惧像两条毒藤缠绕着他。不,他不能死!至少…要让后人知道…知道那可怕的秘密…知道暴秦终将自食的恶果!

他摒弃杂念,将全部心神沉入指尖。祖传的“剔地阳刻法”被他运用到极致,利用水晶内部极其细微的气泡和天然纹理作为掩护,用特制的金刚石针,在比发丝还细的尺度上,刻下点与线的密码。每一笔都凝聚着他对亡国的哀思,对未来的警示,以及对后世发现者的渺茫希望。那秘密太过惊人——关于秦帝国一项足以“通天”却也必然“覆渊”的禁忌之术的弱点。汗水混着血水,从他崩裂的虎口渗出,滴落在冰冷的水晶碎屑上。

**(现代 - 研究所密室)**

陈砚把自己关进了研究所最核心的成像分析室。外界的时间失去了意义。巨大的屏幕上,是水晶杯超高分辨率3D扫描模型。他双眼布满血丝,反复回放着捕捉到异样纹理的那段光谱数据。祖父笔记本里的符号、陶豆碎片上的符号、以及此刻杯壁上若隐若现的痕迹…在他脑海中疯狂旋转、碰撞。

“光影为钥…” 陈砚咀嚼着祖父的话。他摒弃了常规的可见光分析,转而尝试各种非可见光谱:红外、紫外、甚至X射线衍射的边缘数据。他编写复杂的算法,过滤掉水晶本身的天然结构噪声,寻找规律性的人为痕迹。失败,失败,再失败…就在精神濒临崩溃边缘时,一组利用特定波段紫外线斜向照射、叠加偏振光过滤后的数据,终于呈现出清晰的轮廓!

杯壁内,并非文字,而是一幅由无数细微点线构成的、极其复杂的抽象星图!点如星辰,线似星轨,交织成一个庞大而玄奥的几何网络。陈砚的心脏狂跳,指尖因激动而颤抖。他立刻调用古籍数据库,比对战国时期已知的天文星图、占卜符号、乃至失传的巴蜀图语…无一匹配。这更像是一种全新的、高度加密的符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