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没吃饱?"王四注意到他的表情,把自己碗里的饭拨了一半给他,"吃吧,正长身体呢。"

张小虎感激地看了师兄一眼,低头继续吃。饭桌上,师兄师姐们有说有笑,讲着白天演出的趣事,用一些他听不懂的词:"今天台下有几个'斗丁'(外行人)乱叫唤"、"'散丁'(观众)给'挡储'(给钱)挺痛快的"...

吃完饭,杨大山把张小虎叫到跟前:"学二人转苦得很,你想好了?"

张小虎用力点头:"想好了,师父。"

"那好,明天开始练功。丑话说前头,受不了苦随时可以走。"杨大山说完,背着手走了。

回到小屋,张小虎躺在硬板床上,听着窗外长春城的喧嚣声,想着此刻父母在做什么。他摸了摸兜里剩下的那个鸡蛋,已经压碎了。他小心地剥开,一点点吃掉,这是母亲给他的最后一点温暖。

明天开始,他就是二人转学徒张小虎了。这条路有多难走,他还不完全明白,但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第二章 严师高徒

天还没亮,张小虎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小师弟,起床练功了!"王四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张小虎一骨碌爬起来,穿好衣服冲出门。院子里,师兄师姐们已经排好队,杨大山背着手站在前面,脸色严肃。

"第一天就迟到,"杨大山冷冷地说,"趴下,二十个俯卧撑。"

张小虎愣住了,王四推了他一把:"快做,师父最讨厌懒散的学徒。"

张小虎赶紧趴下,开始做俯卧撑。做到第十五个时,胳膊已经抖得像筛糠,但他咬着牙坚持做完。

"起来吧,"杨大山说,"从今天开始,每天五点起床,先跑十圈院子,然后压腿、下腰、翻跟头。基本功不扎实,上台就是丢人现眼。"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张小虎经历了有生以来最痛苦的训练。压腿时,王四按着他的背往下压,疼得他眼泪直流;下腰时,他摔了无数次,后脑勺磕出一个大包;翻跟头更是晕头转向,差点吐出来。

"手腕没劲,"杨大山皱眉,"以后每天再加一百次腕力练习。"

早饭依然是高粱米饭和咸菜,张小虎的手抖得几乎拿不住筷子。刘小燕看他可怜,悄悄塞给他半个馒头。

"快吃,上午还要学唱呢。"她小声说。

果然,饭后杨大山把学徒们召集到练功房,开始教唱《小拜年》的基本调子。

"二人转讲究'九腔十八调',今天先学'胡胡腔',"杨大山示范了一句,"'正月里来是新年啊~',来,跟我唱。"

张小虎扯着嗓子跟着唱,却被杨大山喊停:"不是喊,是唱!用气不用嗓,懂不懂?"

一上午的声乐训练下来,张小虎的嗓子火辣辣的疼。午饭后,本以为能休息一会儿,谁知杨大山又让他们练习"手绢功"和"扇子功"。

"手绢是'楼丁'的基本功,"杨大山说,"虽然你是'毛丁'(下装演员),但基本功都得会。"

张小虎笨拙地学着转手绢,那两块红绸布像故意跟他作对似的,不是缠在一起就是掉在地上。刘小燕耐心地一遍遍教他:"手腕要柔,不是用蛮力..."

晚上九点,一天的训练终于结束。张小虎瘫在床上,全身像散了架一样。王四端来一盆热水让他泡脚。

"第一天都这样,"王四安慰他,"过半个月就适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