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儿了。"张铁柱整了整衣服,拉着儿子走了进去。
戏院里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夹杂着脂粉香气的奇怪味道。一个胖乎乎的中年男人正在扫地,看见他们进来,放下扫把走了过来。
"找谁啊?"胖子问。
"我们找杨大山师父,"张铁柱恭敬地说,"是来学艺的。"
胖子上下打量了张小虎几眼:"多大?"
"十岁。"张小虎小声回答。
胖子点点头:"等着,我去叫师父。"
不一会儿,一个身材高大、面容严肃的男人走了出来。他约莫五十岁上下,头发花白,但腰板挺得笔直,眼睛炯炯有神。
"杨师父,"张铁柱赶紧鞠躬,"我是张铁柱,这是我儿子张小虎,想跟您学艺。"
杨大山没说话,走到张小虎面前,突然伸手捏了捏他的胳膊和腿,又让他张嘴看了看牙齿。
"太瘦,"杨大山皱眉,"能吃得了苦吗?"
张小虎挺直腰板:"能!我在家天天干活,啥苦都能吃!"
杨大山盯着他的眼睛看了几秒,突然笑了:"行,留下试试。三个月试用期,不行就回家。"
张铁柱连连道谢,从包袱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杨师父,这是...一点心意。"
杨大山摆摆手:"用不着。孩子学艺吃苦,这钱留着给他买点补品。"他转向张小虎,"去后院见见师兄师姐,明天开始练功。"
张铁柱蹲下来,紧紧抱了抱儿子:"好好学,给爹娘争气。"说完,他转身快步走了出去,没敢回头。
张小虎站在原地,看着父亲的背影消失在门口,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他咬着嘴唇没让它流下来。
"跟我来。"杨大山说。
张小虎跟着师父穿过前厅,来到后院。院子里有几个年轻人在练功,有的在翻跟头,有的在吊嗓子。看见杨大山进来,都停下来行礼。
"这是新来的张小虎,"杨大山介绍道,"王四,你带他熟悉环境,安排住处。"
一个二十出头的瘦高个走过来,笑嘻嘻地拍了拍张小虎的肩膀:"小师弟,跟我来。"
王四领着张小虎来到后院角落的一间小屋,屋里有两张木板床,一张已经铺了被褥。
"你就睡这儿,"王四说,"我住你对面那屋。有啥不懂的随时问我。"
张小虎点点头,把包袱放在空床上。床板很硬,铺的褥子也很薄,但他没说什么。
"走,带你认识认识其他人。"王四拉着张小虎回到院里。
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正在练手绢功,两块红手绢在她手里上下翻飞,像两只蝴蝶。
"这是刘小燕,你师姐,"王四介绍道,"戏院的'楼丁'(上装演员),唱得可好了。"
刘小燕停下动作,冲张小虎笑了笑:"新来的小师弟?多大了?"
"十岁。"张小虎小声回答,不敢抬头看她。刘小燕是他见过的最好看的女孩,皮肤白皙,眼睛又大又亮。
"别害羞,"刘小燕笑着说,"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王四又介绍了其他几个师兄:负责伴奏的李大弦,唱丑角的赵二乐,还有几个跑龙套的学徒。大家都对张小虎很友善,这让他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
晚上,戏院开饭了。学徒们排队领饭,一人一碗高粱米饭,一勺白菜炖土豆。张小虎饿坏了,狼吞虎咽地吃完,还觉得肚子空落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