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点点头,目光落在墙角自己的背包上。那里装着她从周明远公寓带出来的全部家当——几件旧衣服、一本素描本、一支用了三年的画笔,还有她偷偷攒下的两千块钱。这就是她28年人生的全部了。
"我帮你联系了国际插画展的组委会,"苏梦轻声说,"他们很遗憾《破茧》的原作被毁,但电子版还在,可以参展。"
雨晴的手指微微颤抖,茶杯里的水面荡起细微的波纹:"我...我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画..."
"当然能!"苏梦坚定地握住她的手,"你知道你的作品有多棒吗?《破茧》能被选中不是偶然。周明远那些话都是屁话,他就是怕你比他优秀!"
雨晴抬起头,苏梦眼中的坚定像是一束光照进她灰暗的世界。她突然想起大学时的自己,那个背着画板跑遍校园每个角落的女孩,曾经多么自信张扬。
"我想看看...以前的画。"雨晴轻声说。
苏梦眼睛一亮,跳起来跑到书架前,抽出一本厚厚的相册:"记得吗?每次你完成新作品,我都会拍照收藏。"
翻开相册,雨晴仿佛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大二时的水彩写生,色彩明亮大胆;毕业创作《生长》,笔触狂放不羁;还有那些随手画在课堂笔记边缘的小插画,每一笔都充满生命力。
"这是..."雨晴的手指停在一页上,那里贴着她和周明远刚认识时画的几幅素描。线条依旧流畅,但风格已经明显收敛,变得规整而谨慎。
苏梦叹了口气:"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对吧?"
雨晴点点头,喉咙发紧。她清楚地记得周明远第一次评价她的画——"很有天赋,但太随性了,不够专业"。当时她把这当作建设性意见,却不知道这是长达两年打压的开始。
"我要重新开始。"雨晴合上相册,声音轻但坚定,"从《破茧》开始。"
接下来的日子,雨晴白天在苏梦的沙发上修改《破茧》的电子稿,晚上则在小茶几上画新的作品。苏梦的公寓只有40平米,但比起周明远那套200平的豪华公寓,这里反而让雨晴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
"我联系了几家出版社,"一周后,苏梦下班回来时兴奋地说,"他们看了你的作品集,都很感兴趣!尤其是儿童绘本那块。"
雨晴咬着嘴唇:"可是...我已经两年没正经接活了..."
"你的才华又不会过期!"苏梦翻了个白眼,"明天下午三点,青鸟出版社的艺术总监想见你,穿得精神点!"
见面的地点是一家安静的咖啡馆。雨晴提前半小时到达,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手指不停地敲打着桌面。两年间,周明远几乎切断了她所有的职业联系,现在要重新面对业内人士,她紧张得手心冒汗。
"林雨晴?"一个温和的男声响起。
雨晴抬头,看见一位约莫三十五岁的男人站在桌前。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深色休闲裤,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整个人散发着儒雅的气质。
"您好,我是陈墨,青鸟出版社的艺术总监。"男人微笑着伸出手。
雨晴慌忙站起来握手:"您好,我是林雨晴。谢谢您愿意见我..."
"别紧张,"陈墨坐下,从包里拿出一个平板电脑,"苏梦给我看了你的作品,特别是那幅《破茧》,非常打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