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赵深怒气冲冲地从外面赶回大殿,当着所有文武官员的面,直接质问皇帝赵铮。

赵深说:"皇上,您这一招'调虎离山'玩得真漂亮啊!怎么不等我还在京城的时候,就动手收拾廖情呢?"

赵铮口才本来就不好,也不擅长与人争辩。但为了太后的这件事,他事先已经做了充分准备。

赵铮回应道:"廖情是邪马台人,人证物证都确凿无疑。难道赵统帅还能帮他翻案不成?"

赵深反驳:"这些所谓的证据,难保不是秦家军伪造出来的吗?"

吴庆元插话道:"赵统帅,难道我们吴家军也跟着伪造证据吗?秦家军可是把事情查得明明白白,我们吴家军也反复核实过,这些都是铁证如山!"

赵深质问:"吴丞相,谁知道你们秦家军和吴家军是不是合起伙来,想要打压我们赵家军?"

吴庆元冷冷地说:"我们三军都是秦氏王朝的重要力量,我可没有挑起内讧的想法。倒是你,到底存着什么心思?赵家军想一家独大,这点吴家军早就看穿了。本来我们根本没打算跟秦家军联手,实在是迫不得已。"

赵深继续追问:"皇上,您确定那两个孩子真的是邪马台人的后代?"

赵铮解释道:"杨炜已经承认,是邪马台贵族帮他经商,发家致富,邪马台掌握了杨炜官商勾结的证据,逼他把廖情送进王宫。"

赵深继续逼问:"这杨炜有没有可能是被严刑逼供?他说的会不会是违心的话?"

赵铮反问道:"赵统帅这么一说,该不会以前也干过严刑逼供的事吧?是哪桩案子?"

赵深情绪激动,高声说道:"皇上!您可别忘了,我赵家军当初可是忠心耿耿,跟着先帝四处征战,还提供了大量粮草,才有今天赵氏人的地位!"

赵深提到"赵氏人的地位"时,实际上是在暗示:赵铮能当上皇帝,全靠赵家军的扶持!

赵铮冷冷回应:"赵统帅说得没错,若不是赵家军,哪有今天赵氏人的地位?难道赵统帅就愿意看到整个王朝落入邪马台人手中吗?母后犯的可不只是普通罪行,而是通敌叛国的大罪!若要论罪,可是要诛九族的!"

赵深听罢,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眼中怒火更盛。

赵铮缓缓道:"若不是秦廷尉劝阻,说杀了太后有违孝道,朕让她终身禁足,以儆效尤。"

赵深立即追问:"那两个孩子如何处置?"

赵铮反问:"你希望朕如何处置他们?"

赵深长叹一声。

他并非冷血无情之人,那两个孩子毕竟是他看着长大的,何况是他妹妹亲生的骨肉。

赵铮没有正面回应,只是沉声道:"廖情已被投入水牢,暂时不会让他死,他还有用处。"

"什么用处?"赵深皱眉。

"若能从他口中撬出更多信息,比如,究竟是谁企图对朕下毒?"

"下毒?"赵深瞳孔一缩,"竟有人胆敢如此?"

赵铮冷笑:"自然是觊觎皇位之人。觉得朕治国无能者有之,或是忌惮秦皇后背后的秦家军势力者,亦有之。"

赵深急切道:"皇上这话从何说起?皇上自幼在秦家军府邸长大,既研习法家治国之道,又深谙儒家仁政治世之理,上能纵横朝堂,下可安民抚众,这才成就了今日的帝业。"

赵铮目光锐利地反问:"那依你之见,朕今日能坐在这个位置上,是仰仗三军之力,还是你赵家军的扶持,亦或是秦家军的拥护?"

赵深拱手行礼:"自然是三军同心同德,皇上圣明睿智,方能令秦氏王朝威服六国。"

赵铮神色转冷:"赵统帅,关于母后所犯种种丑行,朕已有决断。望你谨守本分!毕竟她是您亲妹妹。若让满朝文武疑心到赵家军头上……"

话说至此,赵铮故意停顿,意味深长地看了赵深一眼。

赵深闻言,牙关紧咬,最终愤然退下。

三个月后,秦廷尉终于从廖情口中撬出了邪马台人的重要信息。

廷尉,秦朝九卿之一,执掌刑狱,是皇帝之下最高的司法长官。

审讯结束后,廖情被处以五马分尸的极刑。

临刑前,廖情嘶吼着留下了一段话:

"我热爱这片土地!

这里土地肥沃,山河壮丽,处处洋溢着青春与活力!

牧场上牛羊成群,江河里鱼虾丰饶,养出的孩子个个高大健壮,男子平均身高接近一米九!

可看看邪马台!

男人大多只有一米五,女人也差不多,最高的也不过一米六!

一年到头吃不上几口肉,百姓大字不识一个!

为了躲避火山喷发,只能住最简陋的木头房子!

男人为了养家糊口,只能干最脏最累的活;

女人为了生存,甚至不得不出卖自己的清白!

我廖情,就算死在这片土地上,也绝不后悔!

当年,我们邪马台人跋山涉水,远渡重洋,到秦氏王朝学习农耕、中药、文字、道家思想、火药……

可这些,在我们那里成效甚微!

后来我们才明白!

原来,是秦氏王朝所在的这片土地,得天独厚!

所以,我们才会生出占据这片土地的野心!"

随着廖情的喊叫,五匹战马同时发力,将他的野心硬生生的撕成碎片,血染沙地。

廖情被五马分尸的惨烈场面,所有文武百官都亲眼目睹。

侍卫匆匆入殿禀报:"启禀陛下,杨炜于府中自尽,尸体已验明正身,确系杨炜本人无误。"

杨炜是畏罪自杀?还是有人灭口?还是金蝉脱壳,逃到邪马台去了?

一些文人与妇女,私下议论,认为赵铮不该处死那两个年幼的弟弟,不如将他们流放乡野,既保住皇室颜面,又不会留下后患。

然而,真相是,那两个孩子从一开始就是邪马台培养的棋子,留着终是祸根。

为绝后患,赵铮只能秘密处置了他们。至于具体如何处置的,朝中众说纷纭:

有人说,那两个弟弟被秘密处死;

也有人说,他们被阉割后留在宫中做了太监。

太后被废黜后,炼丹房的炼丹之事便戛然而止。

如今,国师徐怀仁正忐忑不安地等候皇帝的旨意。

赵铮冷声问道:"如今炼丹房还做些什么?"

国师躬身答道:"回陛下,主要是晾晒储存药材、炮制中药,以及制作药香。"

此时,秦慕思恰好跟着皇帝前来,她径直走进炼丹房,神情从容。

要知道,上次她来时,因擅闯禁地,差点被鞭笞二十。

如今,她终于能光明正大地踏入此地。

秦慕思好奇道:"药香是什么?"

国师恭敬回答:"回皇后,主要是线香、香囊、合香牌与合香珠。"

秦慕思忽然眸光一凝:"我寝宫之前用的丹砂蛊香,也是炼丹房所制?"

国师大惊失色!

丹砂乃剧毒之物,长期吸入会导致癫狂、肢体麻痹,甚至暴毙而亡!

秦慕思精通药理,怎会不知丹砂蛊香的毒性?

可她为何早不来质问,偏偏今日才提起?

秦慕思目光如刀,直刺国师:"你明知皇上每晚都留宿在我寝宫,却故意在房中焚这种蛊香,还谎称能安神助眠。你到底有何居心?"

国师浑身一颤,"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重重叩地,声音颤抖:"皇后饶命!臣……臣罪该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