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更新时间:2025-08-14 00:09:40

1 旧时光的猫影

我童年的底色,是乡下老房子的灰瓦白墙,和爷爷奶奶鬓角的霜色。

作为留守儿童,我习惯了漫长的寂静,直到那些毛茸茸的小生命闯入,给单调的日子染上斑斓。

最初的猫,是只虎斑狸花,奶奶唤它“阿吉”。

它总在我写作业时跳上桌面,用尾巴扫我的作业本,墨水洇开的痕迹,成了作业本上奇怪的“地图”。

我追着它满屋子跑,老旧的木地板发出“咯吱”轻响,惊飞了梁上燕子。

有次我发高烧,阿吉竟蹲在床头守了整夜,奶奶说它用爪子碰了我额头七次,像在试探温度。

后来阿吉消失在某个寒冬,爷爷在村头老槐树下埋了半袋它爱吃的小鱼干,我站在旁边,看着土堆上落满雪花,忽然明白有些告别,连句“再见”都来不及说。

高中时,爷爷奶奶又养了狸花猫花花。它像个小太阳,听见爷爷的咳嗽声,会“喵喵”应和着跑过去,用脑袋蹭爷爷的手背;

奶奶浇花时,它就绕着裤脚打转,尾巴尖扫过月季花瓣,抖落一地芬芳。

我每次从城里回来,书包还没放下,就能看见它从院角的柴堆里窜出,在我脚边蹭出一地温柔——有次我带回来的火腿肠,它叼着跑了半院子,最后竟埋在我常坐的竹椅下,像在给我藏宝藏。

可高三那次返校前,花花不见了。

爷爷奶奶在村里转了三天,爷爷的烟袋敲得石碾子“当当”响,奶奶的围裙角总沾着泪痕。

他们说,或许是被路过的人瞧着灵动,拐走了。

我看着空荡荡的猫窝,指甲掐进掌心——我和花花相处的时间零碎,可爷爷奶奶把对我的牵挂,一半给了土地,一半给了花花。

如今这份牵挂没了归处,奶奶做饭时会多摆一副碗筷,爷爷喂鸡时会对着院角发呆,那些无声的失落,比我的难过更沉重。

后来,初六来了。

这只新的狸花猫,怯生生地缩在爷爷的布鞋旁,不声不响地活泼着。

它会跳上灶台偷舔菜汤,会在晒谷场上追着麻雀跑,却从不像花花那样大声回应呼唤。

它填补了花花留下的空缺,却填不满记忆里那个会在黄昏时蹲在村口等我归家的影子。

2 城市毛团的相遇

大学的火车把我带到远方,姐姐的生活里,悄然聚起一群毛团。

姐姐比我大五岁,独自在城市扎根时,收养了芝麻——那只后来成为我生命里重要羁绊的银渐层。

最初,姐姐和朋友合租,黄豆(朋友养的蓝黄异瞳白猫)、泡芙(另一个朋友养的缅英猫)也加入,三个小不点挤在出租屋,像三颗会滚动的毛球,把清冷的屋子焐热。

3 初遇的萌动

我第一次见它们,是学校放三天短假。归乡路程太远,我转道去姐姐的住处。

推开门,三个小身影瞬间炸毛:

泡芙像朵受惊的蒲公英,“嗖”地蹿上冰箱顶,只敢用尾巴尖偷看,蓬松的长毛被灯光照得泛着浅金色;

黄豆绕着我的裤脚打转,蓝黄异瞳在暗处忽明忽暗,却在我伸手时跳开,爪子尖勾住我的裤缝,留下几个细小的白痕;

芝麻最是大胆,先用鼻尖碰我的指尖,凉丝丝的,而后便追着我晃动的手指跑,逗猫棒扬起的弧度里,它和黄豆上蹿下跳,把我的疲惫、异乡的孤独,挠成漫天飞舞的绒毛,轻轻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