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学四年,林昊像一块被丢进知识海洋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一切。

课堂永远坐第一排,教授的问题他抢着回答,图书馆成了他的第二个寝室。

当室友们忙着恋爱、打游戏、憧憬着毕业旅行时,他啃着厚厚的英文原版专业书,对着电脑屏幕调试一行行枯燥的代码,熬得双眼通红。

“林昊,你丫图啥啊?”

“咱这破二本,毕业能找个五六千的工作就烧高香了,用得着这么拼?”

室友张伟打着哈欠,看着凌晨三点还在敲键盘的林昊,满脸不解。

“图个心安。”

林昊头也不抬,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屏幕幽蓝的光映着他专注的侧脸,

“图我以后少被人指着鼻子骂我是扫把星。”

他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一股沉甸甸的力量。

本科毕业,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考研。

目标清晰——顶尖学府,最前沿的方向。

备考的日子比高三有过之而无不及,压力更大,竞争更激烈。

他把自己关在出租屋里,断绝了几乎一切社交,唯一的“娱乐”是跑步机上挥汗如雨,用身体的疲惫来对抗精神的焦虑。

录取通知书来的那天,他站在狭小的阳台上,看着楼下熙攘的人流,第一次觉得,头顶的天空似乎开阔了一些。

硕博连读的六年,是炼狱,更是蜕变。

在顶尖导师近乎苛刻的要求下,在无数个实验室通宵达旦的夜晚里,在堆积如山的文献和一次次失败的实验中,林昊褪去了最后一丝青涩和浮躁。

他主攻人工智能算法优化,一个在当年还略显冷门、却注定改变世界的领域。

作为一个重生者,他清晰的知道人工智能是接下来整个世界的科技发展方向。

枯燥的理论被他啃透,复杂的模型被他拆解重建。

当他的核心算法论文最终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引起业内不小震动时,导师拍着他的肩膀,只说了一句话:

“小子,你对自己够狠。”

博士帽戴上的那一刻,阳光有些刺眼。

林昊眯起眼,望着台下鼓掌的人群,脸上没有太多激动。

只有他自己知道,这顶帽子有多重,是用多少汗水、多少焦虑、多少与自我较劲的日夜换来的。知识改变命运?

不,是拼命才能抓住那改变命运的一线可能。

毕业季,猎头的电话几乎打爆了他的手机。

最终,他选择了强盛集团——一家根基深厚、正谋求向高科技领域转型的世界五百强巨头。

职位: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部,初级算法工程师。

4、

入职初期,部门里弥漫着一种微妙的轻视。

一个二本出身、尽管后来是顶尖学府的博士,毫无行业背景的新人,空降到强盛的核心研发部门?

不少人心里犯嘀咕。

林昊的顶头上司,一个姓陈的资深总监,更是把这种轻视写在了脸上。

“小林啊,”

陈总监把一份厚厚的项目需求书丢到林昊桌上,语气带着敷衍,

“这是‘天穹’项目前期的市场调研报告,你先熟悉熟悉,下周一给我整理个摘要出来。哦,对了,顺便把这几年的相关技术文献也梳理一下,做个综述。”

他点了点旁边半人高的一摞打印资料,轻描淡写地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