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纸张翻动的声音停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阵哼唱声。苍老,沙哑,不成调,像是在唱一首很老的歌谣。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唱到「熬一宿」时,声音突然拔高,尖锐得像指甲刮过玻璃。
父亲猛地回头,柴刀握得更紧了:「别唱了!」
里屋的哼唱声停了。
几秒钟后,门帘被猛地掀开,三爷爷站在门口,蓝布衫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他手里拿着一张纸,举得高高的,纸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和我收到的红纸上的笔迹一模一样。
「规则……少了一条。」他的声音像生锈的铁片在摩擦,「少了最重要的一条。」
我心里一沉。红纸上明明是十三条规则,他说少了一条?
「你在胡说什么!」父亲举起柴刀,对着三爷爷,「回屋去!」
三爷爷没动,只是把手里的纸往我面前递:「你看,第十四条……被人撕了。」
我眯起眼睛,纸上确实有一道撕痕,边缘不齐,像是被人硬生生扯掉的。
「第十四条是什么?」我追问。
三爷爷突然笑了,嘴角咧到耳根,露出一口黄牙:「第十四条……是关于守岁的。守岁时,要有一个人……」
他的话没说完,母亲突然抓起桌上的红烧肉,劈头盖脸地朝他泼过去:「滚!你给我滚!」
肉汁溅在三爷爷的蓝布衫上,留下一块块油亮的污渍。他没躲,只是慢慢抬起手,用袖子擦了擦脸,那双亮得惊人的眼睛死死盯着母亲:「你怕了?」
「我让你滚!」母亲抓起一个空碗就要砸过去,却被父亲拦住了。
父亲的手在抖,他看着三爷爷,又看看母亲,最后把柴刀扔在地上,长叹一声:「别闹了,他也是为了这个家。」
三爷爷慢慢放下手里的纸,转身走回里屋。门帘落下的瞬间,我看到他后颈的青斑似乎扩大了些,像水渍一样晕开。
桌上的七道菜已经凉透了,红烧排骨上结了层白霜。母亲趴在桌上哭,肩膀一抽一抽的。父亲蹲在地上,双手插进头发里,一动不动。
我看着那碗爷爷用过的青花碗,碗沿的黑痕好像更深了,像一张咧开的嘴。
第三章:红包
年夜饭草草收场。母亲收拾碗筷时,打碎了一个盘子,这次她没慌,只是默默地用红布包好,塞进灶膛的角落。
「为什么不埋到槐树下?」我问。
她背对着我,声音闷闷的:「碎太多了……埋不完的。」
墙上的挂历显示今天是腊月三十,红色的数字旁边印着「除夕」两个字。我盯着挂历,突然想起规则第十条:家中的挂历若自动翻页,必须在天亮前将其撕下,扔进马桶冲掉,冲时要数到七。
挂历挂得很稳,应该不会自己翻页吧。
八点多的时候,父亲从里屋拿出一个红布包,打开,里面是一沓红包,都是用红纸折的,边角有些毛糙。
「给你三爷爷磕个头,领个红包。」父亲把一个红包塞到我手里,「记住,别碰他的手,红包拿到就走,别拆。」
规则第五条:晚辈给长辈磕头时,额头不能碰到地面,若听到身后有叹息声,立刻停止,且当晚不可再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