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放下笔,抬起头,阶梯教室里依旧是一片压抑的沉默。
张教授的目光在学生中巡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
就是现在。
我举起了手。
唰!唰!唰!
几乎是瞬间,全场近百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我身上。
惊讶,错愕,不解,以及……鄙夷。
周浩更是像见了鬼一样,差点从椅子上滑下去,他结结巴巴地问:“渊……渊哥,你干嘛?手抽筋了?”
最前排的陈雨薇也回过头,她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冷笑,那眼神仿佛在说:装什么大尾巴狼?
一个常年数学不及格的废物,也敢在张教授面前出风头?
我没有理会这些目光,只是平静地看着讲台上的张教授。
张教授显然也有些意外,他扶了扶眼镜,仔细辨认了一下我的脸,似乎在回忆我是哪号人物。
最终,他还是点了下头:“这位同学,你上来讲讲你的思路。”
在一片窃窃私语和哗然声中,我站起身,从容地走上讲台。
我能感觉到背后陈雨薇那道冰冷的视线,几乎要将我的校服灼穿。
我拿起粉笔,没有丝毫停顿。
“解:以A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 - xyz……”我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画出坐标系。
我的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每一个字都稳稳地传入教室的每个角落。
“由题意得,A(0,0,0),设P(0,0,z),其中z > 0。因AB = AC = 2,∠BAC = 120°,可在平面xAy内确定B,C点坐标……”
我的步骤写得不快,但逻辑严密,环环相扣。
我没有使用任何高级技巧,全都是课本上最基础的向量法和平面方程知识。
台下的议论声渐渐小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寂静。
许多人脸上的表情从看戏变成了震惊。
陈雨薇的脸色开始变了。
她死死盯着黑板上我的推导过程,眼神里充满了困惑和不甘。
她肯定看出来了,我的方法和她一样,都是常规建系,但我的计算过程却比她简洁了数倍,每一步都精准地避开了她陷入的计算陷阱。
“……设平面PBC的法向量为n = (x,y,z),通过向量PB和PC,可得方程组……”
“最终,我们可以得到点P到平面PBC的距离d的表达式,是关于变量z的函数……”
“通过求导或利用基本不等式,我们可以求得当z = √3时,距离d取得最小值。”
我写下最后一个数字,转身,面向全场:“所以,点P到平面PBC距离的最小值为√3。”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张教授的眼睛里爆发出惊人的亮光,他几步走到黑板前,仔仔细细地看着我的解题步骤,嘴里喃喃自语:“对……对!就是这样!思路非常规但极其巧妙!尤其是你发现了AP方向与底面法向量的共线关系,这……这是我们命题组预设的隐藏突破口!”
他猛地一拍讲台,桌上的水杯都跳了一下,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这学生,有清北的苗子!”
轰——
台下像是被投下了一颗炸弹,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所有人都用看怪物的眼神看着我。
周浩张着嘴,已经彻底石化。
而陈雨薇,她的脸在一瞬间变得惨白,毫无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