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学初逢
昭华十年春,都城太学,桃李争妍,书香四溢。苏逸负笈而来,踏入这人才荟萃之地。他身着素袍,身姿挺拔,目光中透着坚毅与求知的渴望。
苏逸于讲堂之上,见解独到,每每发言,皆引得同窗侧目。一日,讲经毕,同窗林宇笑言:“苏兄才学,令宇钦佩不已,日后还望多多切磋。”苏逸拱手还礼:“林兄过誉,吾亦不过是勤读经史,愿与兄共进步。”
彼时,宰相府中,叶婉清正与丫鬟嬉笑玩耍。叶婉清手持风筝,眉眼弯弯:“今日天气甚好,定要出去放风筝才不负春光。”言罢,便携丫鬟直奔城郊。
城郊之处,苏逸与林宇等人正漫步踏青。忽闻一阵银铃般的笑声,苏逸抬眸,只见一妙龄女子,身着淡粉罗裙,手持风筝,欢快奔跑。那女子正是叶婉清,她不经意间回首,目光与苏逸交汇,刹那间,仿佛时光凝固。
叶婉清脸颊微红,忙转身躲开苏逸视线。丫鬟见状,打趣道:“小姐,方才那位公子瞧着倒是气宇轩昂。”叶婉清轻啐一口:“休得胡言。”然而,心中却泛起丝丝涟漪。
苏逸亦是心中一动,林宇在旁瞧见,笑道:“苏兄,瞧你这模样,莫不是对那女子一见钟情?”苏逸尴尬一笑:“林兄莫要打趣,只是方才那女子灵动活泼,让人印象深刻。”
晚间,苏逸于房中秉烛夜读,叶婉清的身影却不时浮现眼前。他暗自思忖:“不知此生,能否再与她相见。”而叶婉清回到府中,亦是心不在焉。她坐在妆台前,望着铜镜中的自己,心中想着城郊那抹挺拔身影,不禁浅笑。
二:情愫暗生
自城郊一别,苏逸时常盼望着能再遇叶婉清。一日,太学举办诗会,邀请京城诸多世家子弟与才女参加。叶婉清在父亲的要求下,亦来到诗会。
诗会现场,文人雅士们吟诗作赋,好不热闹。苏逸才思敏捷,所作诗词意境深远,引得众人赞叹。叶婉清听闻苏逸之名,心中好奇,寻声望去,竟是城郊所见之人,不禁心中一喜。
苏逸亦瞧见叶婉清,见她今日身着月白锦裙,端庄秀丽,宛如仙子下凡。叶婉清身旁的丫鬟轻声道:“小姐,那便是苏逸公子,听闻才学极高。”叶婉清微微点头,目光始终未从苏逸身上移开。
诗会进行至高潮,众人以“春景”为题作诗。苏逸略作思索,挥毫泼墨:“春日繁花映碧天,清风拂柳意绵绵。蝶儿漫舞香盈袖,沉醉不知何处还。”此诗一出,满座皆惊,众人纷纷称赞。叶婉清更是钦佩不已,她起身,盈盈一拜:“苏公子才学,婉清佩服。”苏逸连忙回礼:“叶小姐谬赞,苏某不过是信笔涂鸦。”
二人交谈间,发觉彼此志趣相投,对诗词歌赋皆有独特见解。叶婉清眼中闪烁着光芒,苏逸亦是心花怒放。诗会结束后,苏逸送叶婉清至府门,叶婉清轻声道:“苏公子,今日与君交谈,婉清受益匪浅,日后若有机会,还望能再与公子探讨诗词。”苏逸颔首:“叶小姐相邀,苏某求之不得。”
此后,二人常以诗笺互通心意,感情逐渐升温。一日,苏逸于信中写道:“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叶婉清回信道:“情之所钟,生死以之。”然而,他们不知,前方等待他们的,将是重重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