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三:风云骤起

时维盛夏,京都之内,蝉鸣阵阵。苏逸与叶婉清情谊日笃,然叶府之中,却暗流涌动。宰相叶正雄为谋家族长远计,欲将叶婉清许配予礼部尚书之子陈启铭。此议一出,叶婉清大惊失色,径直入堂,向父陈情。

叶婉清盈盈拜倒,泪盈于睫,曰:“父亲大人,婉清心中已有所属,乃太学苏逸公子,恳请父亲收回成命。”叶正雄面色一沉,拂袖而言:“逸虽有才,然门第悬殊,难与我叶家匹配。陈启铭乃礼部尚书之子,与之联姻,于家族仕途大有裨益。吾意已决,汝勿再言。”

叶婉清悲泣道:“女儿但求一心人,共赴白首,非苏公子不嫁。荣华富贵,于婉清如浮云耳。”叶正雄怒目而视:“汝乃相府千金,一言一行关乎家族兴衰,岂可为一己私情,置家族于不顾!”言罢,令丫鬟将叶婉清扶回闺房,严加看管。

与此同时,苏逸于太学闻此消息,如遭雷击。心急如焚,遂往叶府求见叶正雄。门人阻拦,苏逸长揖至地,言辞恳切:“烦请通传叶相,就说太学苏逸求见,有要事相商。”门人无奈,入内通报。

叶正雄闻苏逸求见,冷笑一声:“不见!竖子妄图攀附高枝,痴心妄想。”苏逸于门外久候,终不得见,满心绝望。此时,林宇寻来,见苏逸失魂落魄之态,忙劝道:“苏兄莫急,此事或有转机。陈启铭素闻骄纵,叶相未必不知。且叶小姐心意坚定,我们再从长计议。”苏逸长叹一声:“多谢林兄宽慰,只是如今婉清被困,不知她境况如何。”

而叶婉清于闺中,茶饭不思,日夜忧叹。其丫鬟怜之,道:“小姐,若实在不愿,可寻机告知夫人,或许夫人能劝老爷回心转意。”叶婉清微微点头,遂修书一封,托丫鬟悄悄送至夫人处。夫人阅毕,亦感为难,然心疼女儿,遂寻机向叶正雄进言。

夫人温婉劝道:“老爷,婉清自幼娇惯,心性执拗。此事若强行逼迫,恐伤她身心。且苏逸这孩子,才学出众,将来或有一番作为。”叶正雄皱眉道:“妇人之见!苏逸出身寒微,即便有才,又能如何?岂能与陈启铭相比。此事关乎家族兴衰,断不可因婉清私情而废。”夫人无奈,唯有暗自垂泪。

四:柳氏倾慕

却说御史中丞之女柳诗瑶,于诗会之上听闻苏逸之名,又读其诗作,心生倾慕之意。柳诗瑶生得柔弱娇美,才情亦佳,素日里于闺中研习诗词,甚少出门。自诗会归来,苏逸之形象便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一日,柳诗瑶随母亲至相国寺祈福,恰遇苏逸与林宇等人。苏逸身着青衫,气质儒雅,柳诗瑶一眼便认出,顿时脸颊绯红。其母察觉女儿异样,顺着目光望去,见苏逸,心中暗忖。

归府后,柳诗瑶母亲笑问:“瑶儿,今日于相国寺,可是瞧上了那苏公子?”柳诗瑶羞涩低头:“母亲莫要打趣女儿。只是那苏公子才学不凡,令人钦佩。”母亲笑道:“若瑶儿有意,为娘可请媒人前去说合。听闻苏逸尚未婚配,以我柳家之势,他想必不会拒绝。”柳诗瑶心中既喜又忧,喜的是母亲有意成全,忧的是不知苏逸心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