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老退伍兵看着那张手绘地图,点了点头,眼神里第一次带了点轻松。

然而好景不长,傍晚的电台传来一段奇怪的片段:“137号任务失败,目标未恢复供水。”声音断断续续,但足够让我们对上之前在泵站看到的焊痕和那顶刻着137号的破头盔。

“是同一批人干的。”老退伍兵低声说,“有人故意让水断着。”

这个猜测让我胸口一紧。谁会这么做?护仓队?还是港口那帮掌握名单的人?

夜里,风从走廊的破窗灌进来,带着潮湿的咸味。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反复浮现泵站的焊缝、137号的数字,还有电台里那句“任务失败”。

第二天早晨,我们决定冒一次险。老退伍兵带着我去了废弃的消防站,在那里找到了一口被忽视的地下蓄水池。用简易虹吸管试了一下,水很凉,虽然有些浑浊,但经过滤和消毒,足够喝。

当第一桶水被提上来时,女医生笑了,她的眼神里透着久违的轻松。但笑容只维持了很短——在我们装水的墙角,用红漆写着四个字:别去港口。

下午,手摇电台里传来新的播报:“东港将在四十八小时内进行首批试撤,提前报名,名额有限。”

屋里一下安静下来。老退伍兵缓缓抬头看向我:“要去吗?”

孩子捏着那张彩色路线图,小心地递到我手里。我看着那几条标记的安全路,心里像被扯了两股力,一边是港口的船,一边是墙上的红字。

那张彩色路线图被我摊在桌上反复看了几遍,纸边已经被捏得起了毛。港口的船像是一根救命的绳子,却不知道另一头系着的,是安全,还是陷阱。

这天早晨,天空阴得很低,像随时要塌下来。小区门口的护仓队突然出现,领头的是个穿灰色风衣的男人,脚边一只皮靴沾着泥。他手里拿着厚厚一叠名单,声音拖得很长:“报名去港口的,带好证件和现金,今天下午就登记,错过了等下一批。”

人群很快围了上去,争着问条件。我在人堆外看见一个熟悉的名字——女医生的。她站在人群边缘,脸色很沉,手里攥着那张名单的一角。

我挤过去低声问:“你要走?”

“他们说港口会有医疗点,缺人。”她避开我的目光,像是在说服自己,“留下来,水和药都没保障。”

话音未落,门口传来一阵喊声。几个年轻人冲进来推搡护仓队的人,扬起手里的一沓照片——全是港口外滩堆着的蓝桶和白袋子。照片里的水桶标着港口物资储备处的编号,而这些物资从来没分发给过居民。

围观的人炸开了锅。有人质问护仓队是不是在囤积,护仓队的人却笑着说这是“紧急储备”,港口有权管理。灰风衣男人用眼神示意同伴封住大门,现场的空气立刻紧绷到极点。

老退伍兵上前一步,挡在门口,声音不大却压得住场:“储备是为了救人,不是为了卖。”

灰风衣的笑容僵了一瞬,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你说得对,可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被救。”

人群开始躁动,有人被推倒在地,蓝桶滚出几米远,水从桶口涌出,在地面铺成一片潮湿的光。孩子哭着去捡,护仓队的人却用脚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