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紧紧盯着罐内。当汁液开始剧烈翻滚时,我眼疾手快,将早已准备好的一小撮灶膛里扒出来的草木灰,小心翼翼地撒了进去。这是最原始的澄清剂,利用灰里的碱性物质中和汁液里的酸性杂质。
奇迹发生了!
原本浑浊粘稠的汁液,在加入草木灰后,翻滚的泡沫中迅速析出大量深褐色的絮状沉淀物!汁液的颜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浑浊的暗绿,渐渐变得清澈了一些,呈现出一种浅琥珀色!
“成了!”我心中狂喜!古法澄清的原理奏效了!
接下来的熬煮,才是真正的考验。火候必须精准。火太大,糖浆瞬间焦糊报废;火太小,水分蒸发太慢,熬到猴年马月。我全神贯注,眼睛几乎要黏在翻滚的糖浆上。汗水顺着下巴滴落,滴在滚烫的灶沿上,发出“滋”的一声轻响,瞬间化作白烟消失不见。
时间一点点流逝。屋外寒风呼啸,屋里却热得像个蒸笼。琥珀色的糖浆在陶罐里翻滚、冒泡,变得越来越粘稠,颜色也由浅琥珀色逐渐加深,变成诱人的深琥珀色、焦糖色。甜香的气息开始取代之前的异味,越来越浓郁,霸道地充盈着整个破败的空间。
小丫早已忘记了看火,小小的鼻子用力地嗅着,大眼睛瞪得溜圆,一眨不眨地盯着陶罐里那翻滚的、散发着奇异甜香的东西,小嘴微微张着,口水不自觉地顺着嘴角流了下来。
当糖浆粘稠到用木棍挑起能拉出细长不断的丝线时,我知道,关键时刻到了!结晶!
我迅速将陶罐从火上端开,放在冰冷的地面上降温。同时,我找来一根相对光滑的细木棍,在罐壁边缘快速、用力地来回刮擦!
这是最土、最累,但也最有效的“晶种诱导法”!利用摩擦产生的微小晶体作为“种子”,加速糖浆的结晶过程。
手臂酸麻得快要失去知觉,但我咬牙坚持着。刮擦!不停地刮擦!
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随着我的刮擦和糖浆温度的快速下降,原本粘稠的深色糖浆,开始变得浑浊、粘滞。紧接着,罐壁边缘,竟然率先凝结出了一层细密的、如同初雪般的白色结晶!
“出来了!小丫快看!糖!白糖!”我激动得声音都在抖。
小丫“哇”地一声,扑到陶罐边,小脑袋几乎要探进去,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白…白白的!雪!”她伸出脏兮兮的小手指,小心翼翼地想去碰罐壁边缘那层诱人的白色晶体,又怯生生地缩回来,抬头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神奇光芒。
随着糖浆的冷却,结晶的范围迅速扩大。我屏住呼吸,用那把豁口柴刀小心地将罐壁边缘凝结的、带着冰花般质感的糖霜一点点刮下来。罐底冷却凝固的糖块,则被我用力敲打出来。
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小堆晶莹剔透、如同碎玉般的白色糖霜,和几块不规则形状、颜色稍深、但同样纯净的浅黄色硬块冰糖!它们在昏暗的油灯光线下,折射出令人心醉的、纯净无暇的光芒!
“甜…甜的…”小丫小心翼翼地舔了一下指尖沾到的一丁点糖霜,瞬间,那双因长期饥饿而黯淡无光的大眼睛,像被投入石子的深潭,猛地爆发出惊人的光亮!一种纯粹的、极致的、幸福到近乎眩晕的光芒!她的小脸瞬间被一种巨大的惊喜点亮,仿佛第一次见到太阳的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