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一眼就看中了它上面残存的雕花。
那是我们这儿最传统的“步步高”纹样,寓意着生活节节高升。
我又把它扛回了家。
这一次,我不仅要修复它,还要给它新的生命。
我把修复的过程,又拍了下来。
打磨,抛光,用自己调配的天然大漆,一遍一遍地给它上色。
那些破损的雕花,我用小刻刀,一点一点地,重新雕刻、补全。
这是一个比修复椅子更精细,更耗费心神的活儿。
我整个人,都钻进了那方寸之间的花纹里。
最后,我在窗棂的背面,镶嵌了一面镜子。
一扇破旧的窗棂,在我手里,变成了一面古朴雅致的梳妆镜。
我把视频发了出去,标题是:《不忍心一扇老窗就这么烂掉》。
视频再次引爆了网络。
“我的天,这已经不是修复了,这是再创作啊!”
“化腐朽为神奇!我终于理解这个词的意思了!”
“我敢打赌,这面镜子要是放到拍卖会上,绝对是天价!”
“大师,求求你了,开个价吧!我女朋友下个月生日,我想送给她!”
“楼上的别想了,大师是不会被金钱玷污的!”
评论区里,一片惊叹。
我的粉丝数,也顺势突破了五十万。
那个叫“苏月”的美院女孩,又给我发了私信。
“陈阳老师(她已经开始叫我老师了),我能来您的工作室看看吗?我保证不打扰您工作,就想亲眼看看您是怎么创作的。作为交换,我可以给您当模特,或者……帮您打扫卫生也行!”
后面还跟了个俏皮的吐舌头表情。
我看着这条信息,犹豫了。
我习惯了一个人,不想被任何人打扰。
但不知为何,我鬼使神差地,回了一个字:“好。”
也许,是她那句“陈阳老师”,让我有了一丝久违的为人师表的错觉。
也许,是我想让这个真正懂行的人,看看我的这些“破烂”。
第二天,苏月来了。
她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牛仔背带裤,白T恤,帆布鞋,扎着个高高的马尾。脸上没化妆,素面朝天的,但那双眼睛,亮得像星星。
她一进屋,就“哇”了一声。
但她看的不是我,也不是我做的东西,而是我那个宝贝工具箱。
“老师,我能看看您的工具吗?”她一脸的虔(虔诚)。
我点点头。
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把刻刀,像是在欣赏一件稀世珍宝。
“这刀柄的包浆,太美了。这得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我爷爷传下来的。”我淡淡地说。
“太厉害了!”她满眼都是小星星,“只有这样的工具,才能做出那样的作品。它们有灵魂。”
我心里一动。
有灵魂。
这三个字,一下子说到了我的心坎里。
李静从来都说它们是“破烂玩意儿”,可在这个小姑娘眼里,它们是有灵魂的。
那天下午,我干活,苏月就在旁边静静地看着。
她不说话,也不玩手机。就那么专注地看着,有时候会拿出速写本,飞快地画几笔。
阳光从窗户照进来,洒在她身上,也洒在满屋的木屑上。
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那么美好。
我第一次觉得,这个破旧的小屋,有了一点“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