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我将那些他精神抖擞、大声说笑的视频,匿名发给了张教授介绍的那位社会新闻记者。

我的第三份工作,在一家大型超市。

超市对面,就是市图书馆。

每天半小时的吃饭时间,是我最宝贵的时刻。

我啃着最便宜的面包,眼睛却死死盯着摊开的法律书籍。

《合同法》、《民间借贷纠纷》、《关于胁迫签署文件的法律效力认定》。

每一个法条,每一个案例,都像一颗子弹,被我小心翼翼地装进枪膛。

夜深人静,我躺在冰冷的床上,浑身酸痛。

但我闭上眼,脑海里不再是绝望和痛苦。

而是一张逻辑清晰、证据确凿的复仇蓝图。

他们亲手将我推入深渊,却不知道,我正在深渊的底部,为他们精心打造一座坟墓。

6 惊雷之日

那一天,城市的天空酝酿着一场风暴。

而我,亲手点燃了引线。

清晨,我像往常一样出门打工,只是口袋里多了一部廉价的智能手机。

在早餐店的后厨,油烟缭绕中,我点开了本地最大的新闻平台。

头条的位置,一个黑色的标题刺入我的眼中。

《以孝为名:被“债务之锚”锁住的年轻人生》。

记者没有用我的真名,但每一个字,每一段描述,都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我家的那层皮。

被毁掉的画,伪造的病危,那份沉重的高利贷合同。

评论区在短短几小时内炸开了锅。

“2024年了还有这种父母?这是敲骨吸髓啊!”

“查!必须严查!这是诈骗!”

“心疼这个女孩,希望她已经逃出来了。”

我看着那些滚动的文字,胸腔里那块被冰封了许久的坚冰,裂开了一道缝。

中午,我拿到了这个月最后一份工资。

我没有回家,而是去了银行,将这笔钱,连同我那个秘密账户里的所有积蓄,全部转到了一个新开的、只属于我自己的卡里。

做完这一切,我去了邮局。

三个厚厚的牛皮纸文件袋,并排放在我面前。

第一个,收件人是王律师。里面是我被胁迫签下合同的全部经过,以及我查到的所有相关法律条文。

第二个,收件人是那位记者。里面是我爸在棋牌室“精神抖擞”的全部视频,和我妈炫耀新首饰的录音。

第三个,收件人是远在另一个城市的表叔,家族里唯一一个曾在我小时候夸过我画画有灵气的人。里面只有一份高利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