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219毫伏(mV)!也就是0.219伏特(V)!

这与她在直播截图里看到的那个致命的“+0.215V”偏移值,几乎完全吻合!只差了微不足道的0.004V!这微小的差异,很可能只是软件显示四舍五入造成的!

铁证!

这不是李哲自己设置的!李哲就算再糊涂,也绝不可能在机器点不亮、还没进行任何压力测试的情况下,就贸然给一颗本就以发热著称的i9-13900KS加上近0.22V的电压!这无异于把一颗炸弹的引信直接点燃!

苏晓感到一股冰冷的寒意从脊椎骨一路窜上头顶。她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继续在BIOS固件文件中搜寻。很快,她找到了另一个关键设置:CPU的电流限制(Current Limit)和功耗墙(Power Limit)。

数值同样触目惊心:电流限制被设置为最大值(通常意味着解锁限制),功耗墙(PL1/PL2)也被粗暴地拉到了主板供电所能承受的理论极限,甚至可能超出了安全范围!

一个疯狂的、完全不顾硬件死活的超频配置文件,被永久地、恶意地写入了这块主板的BIOS芯片深处!像一颗精心设置、只等受害者上电触发的电子炸弹!

是谁干的?李哲?绝无可能!苏晓猛地摇头,甩开这个荒谬的念头。那么……这台机器,在送到李哲手上之前,或者说,在李哲最后一次清灰之后,它经历了什么?它被谁动过?

她的目光,如同探照灯般,重新聚焦在那块静静躺在机箱里的主板上。华硕的ROG MAXIMUS Z790 HERO,顶级的电竞主板,黑色的PCB,厚重的散热装甲覆盖着供电区域和M.2接口。

供电模组(VRM)!

超频的核心命脉!负责将电源输送过来的12V电压,转换成CPU所需的精确低电压(如1.3V左右),并提供极其稳定、纯净的巨大电流。高负荷超频下,这里的温度能轻松突破百度。

苏晓拿起一把强光手电和一支精密电子放大镜。她俯下身,几乎将脸贴到了主板上。手电的强光光束如同手术刀,精准地切入覆盖在主板供电区域上方那巨大的、带有热管的金属散热鳍片装甲的缝隙之中。放大镜的视野里,密集排列的DrMOS芯片(整合了驱动和上下桥MOSFET的高效供电元件)和电感线圈在强光下纤毫毕现。

她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一寸寸扫过那些焊点、电容、以及散热装甲与PCB接触的边缘。

突然!

在靠近CPU供电接口(8+8pin EPS接口)附近,位于散热装甲最边缘、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落,她的目光骤然凝固!

强光下,放大镜的视野中心,清晰地呈现出几个极其微小的焊点。这些焊点位于一个为DrMOS芯片提供辅助滤波的陶瓷电容(MLCC)上。正常的焊点,应该是饱满、光滑、呈均匀的银灰色或略带金色。

但眼前这几个焊点,完全不同。

它们的表面呈现出一种怪异的光泽,不是正常的金属光泽,而是一种油腻的、像是被什么东西融化后又重新凝固的哑光感。颜色也不是均匀的银灰,而是带着一种难以形容的、混杂着灰白和浅黄的浑浊感。焊点本身的形状也显得异常“肥胖”和“塌陷”,完全没有正常焊点那种圆润的半球形轮廓,更像是被高温强行融化后糊上去的一团劣质锡膏!

更关键的是,在其中一个焊点与旁边一条极其细微的PCB走线的连接处,放大镜下清晰地显示出,那条原本应该被焊锡覆盖、连接牢固的铜箔走线,似乎……被什么东西“咬”掉了一小截?断口边缘极其细微的不规则,带着一种非正常断裂的毛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