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00年 Z省
在一条老街上,有三位热爱美食的好友——愿小姐、望先生和玲小姐。
她们的故事在老街的烟火气中静静流淌。
愿小姐开了一家老街餐馆——三味轩,望先生是愿小姐的助理。
玲小姐则是愿小姐的妹妹是一名出色的老街照相师。
1,口蘑虾滑(周一)
清晨五点半,老街还笼罩在淡青色的晨雾中。
愿小姐推开"三味轩"的木门,门轴发出熟悉的吱呀声。
她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混合着露水、青石板和远处海风的气味。
这是她在老街开店的第三个年头,每一天的开始都让她心生欢喜。
"愿愿,这么早啊?"隔壁豆腐坊的张婶正搬出刚做好的豆腐,白嫩嫩的方块整齐排列在木板上,冒着丝丝热气。
"今天要做蘑菇虾滑,得早点准备。"愿小姐笑着回应,从口袋里掏出钥匙串,上面挂着一个小小的虾形挂坠——那是望先生去年送她的生日礼物。
老街渐渐苏醒。对面茶馆的老周支起了红泥小火炉,炭火噼啪作响;卖糖人的老杨推着他的小车经过,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音像一首古老的歌谣;更远处,渔市的叫卖声隐约可闻。愿小姐喜欢这样的时刻,仿佛整条街都在和她一起慢慢睁开眼睛。
她走进店里,打开灯。昏黄的灯光下,木质桌椅泛着温润的光泽。
墙上挂着玲小姐手绘的美食地图,标注着老街每一家值得品尝的小店。
愿小姐径直走向后厨,那里有一个老陶罐,从昨晚就开始煨着高汤。
揭开陶罐的盖子,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汤色清亮,表面浮着一层金黄的油花,底下沉着老母鸡、猪骨和干贝。愿小姐用长柄木勺轻轻搅动,汤面荡起细小的波纹,发出令人愉悦的咕嘟声。这是她祖母传下来的配方,需要煨足十二个小时。
"我来晚了?"门口传来望先生的声音。他穿着深蓝色棉麻衬衫,袖子挽到手肘,露出结实的小臂。手里提着一个竹篓,里面装着活蹦乱跳的鲜虾。
"刚好,高汤也快好了。"愿小姐接过竹篓,虾子还在里面弹跳,溅出几滴海水,落在她的围裙上。
望先生熟门熟路地走到后院角落,那里放着一个青石臼和木杵。
他坐下开始剥虾,动作娴熟得像在演奏乐器。
虾壳在他指尖轻轻一扭就脱落,露出半透明的虾肉。
阳光透过院角的葡萄架,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小玲呢?"愿小姐一边清洗口蘑一边问。这些口蘑是昨天刚从山里采来的,伞盖饱满,褶间还带着泥土的芬芳。
"去渔市买配菜了,说要找些特别的。"望先生头也不抬地回答,专注地处理着手中的虾。
他的指节分明,指甲修剪得整齐干净,却不可避免地沾上了虾的腥气。
愿小姐将口蘑放在竹筛上沥水,然后拿起小刀,在菇伞内侧轻轻划出十字花纹。
这是她的秘诀,能让虾滑更好地附着在口蘑上。
晨雾渐渐散去,阳光斜斜地照进厨房,给她的侧脸镀上一层金边。
"三百下,一下都不能少。"望先生突然说。
他已经把剥好的虾仁放进石臼,拿起木杵开始摔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