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出门时,我把移动硬盘放进裤兜,贴着皮肤,能感觉到硬度。阳光照在身上,有点暖,但后背总觉得发凉。
6 修复真相
修复机构在老城区的巷子里,门脸不大,招牌上的字掉了一半。推开门,消毒水的味道扑面而来。老张戴着老花镜,正在灯下擦镜头,看见我进来,放下手里的活。
我把铁盒放在桌上,拧开密码锁。底片用油纸包着,一层又一层。
抽出最上面一张,递过去。老张戴上手套,捏着边缘对着光看,眉头慢慢皱起。另一只手在抽屉里翻找,拿出放大镜,镜片在底片上移动。
放大镜停在一处,老张的呼吸重了。
“耐寒实验的原版。” 老张的声音哑了,把底片放在托盘里,推到操作台上。“至少要三天,环境温度要控制好。”
我点头,看着他把底片放进恒温箱。箱门关上的瞬间,外面传来脚步声,很急。
一个穿西装的男人走进来,金丝眼镜滑到鼻尖。目光扫过操作台,落在我身上,手伸进公文包。“东亚历史研究中心的。”
“这些东西,归属需要商量。” 他推了推眼镜,手指敲着桌面。“涉及敏感历史,应由专业机构保管。”
我拿起托盘里的底片,举到他面前。照片上的儿童缩成一团,皮肤冻得发紫。
他的脸色沉了沉。“我们只是想客观研究。”
老张突然站起来,把恒温箱的锁扣按下。“这里不欢迎你们。”
金丝眼镜笑了,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份文件。“知道和市里领导的关系吗?想让这机构关门,不难。”
老张抓起桌上的修复报告塞进我手里。“快走,从后门。” 转身挡住门口,背挺得很直。
后门通往后巷,堆着几个垃圾桶。我攥着报告,快步往前走,皮鞋踩在积水里,发出声响。
派出所的门开着,李警官在院里擦车。看见我,把抹布扔在车座上。我把报告递过去,他翻到最后一页,签名处的墨迹还没干。
“老张会有事吗?”
李警官掏出烟,点着。“派人过去了。” 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