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吕布,丁原外乡人,不堪重任,你若杀了他,丁原之众,尽归你统。”杀恩主?在不少一世里,我杀过,也拒过。杀,活得久一点;拒,很快就死。活还是死,我反复衡量。活得安稳是奢侈,活着才是本分。我答应了。

第四节:背叛的夜

夜色像泼上的墨,涂得营帐连成一片。丁原喝得正酣,我推门进去。帐中火光照在他脸上,那是一张信任的脸——在别的一世里,它替我挡过刀。

我走过去,像往常一样请安。然后,戟尖从袖里滑出,直刺心口。他瞪大眼,嘴唇一合一张,血涌出,淹没了话。我翻身上马,营火在背后远去。我活下来了——至少今晚如此。也知道,从杀第一个恩主起,我把自己的路杀短了一半。

第三幕:虎牢关风雪

第一节:拒讨

初春的虎牢关,雪还没化,风卷着细沙打在脸上像一把把小刀。董卓下令:我领兵拒讨十八路诸侯的联军。

我曾在不同的生死里站在这道关上:有一世关没守住,被乱军劈成数段;也有一世借病不出,被董卓斩首。于是这一次,我拱手领命。活下来,不等于躲开锋口,有时要迎上去,才能避开别的刀。

第二节:华雄

华雄是董卓帐下的硬骨头,身形如塔,刀长八尺,眼神锐得像山鹰。出关三日,他已连破十八路联军数阵,斩将如割稻,血酒连饮。董卓赐金赐马,笑声压过号角。

我看着那双握刀的手,虎口裂开,血线蜿蜒。这样的男人,若立功太多,迟早有人要他命;而他若察觉是我动的手,我也活不成。所以,要让他死在一把不是我的刀下——最好是敌人的刀。

军宴上,我举杯道:“关外诸侯,不过乌合之众,你再多取几颗首级,便是天下无双。”他大笑。我再劝第二杯:“杀到他们连营无人敢迎,你便是董太师第一猛将。”骄兵的锋芒,比刀还快地钝。

第三节:关外风雪

关外白雪映得刀光发蓝,冷得像要咬人。十八路联军营前鼓声震天。华雄杀得兴起,单骑直入敌阵,连挑几员大将的人头在枪尖滴血。

直到营前出现一个高髯武将,青龙偃月刀横在马颈前,刀锋映着雪光。一阵激斗后,华雄的头离颈而去,雪地染成深红。我勒缰回关。有些威胁,不必亲手解决。

第四节:三英齐上

傍晚,三骑并行而来——一人持青龙偃月刀,气定如山;一人舞丈八蛇矛,声如雷;一人执双股剑,步步紧随。营中低声:刘备、关羽、张飞。

张飞率先杀到,枪花乱舞;我借戟挑开,马身斜让。关羽刀势沉稳逼来,我以戟格挡,金铁相击之震透至虎口。刘备趁隙刺来,剑刃擦过肩甲,寒意一线。

我与这三人交锋,不止此回:有一世臂骨碎裂,被刀枪压入雪泥;也有一世杀出重围却背负数创,流血到关下死在马背上。雪浪一波推一波。

这一次,我先力战再求退:戟影如电压开关羽,枪刃震开张飞,赤兔腾空,雪花在半空炸开——趁他们合势未成,我勒马入关,关门缓缓合拢。

第五节:风雪背影

关外呐喊被门扉隔成低闷的回声。董卓在帐中拍案称赞:“奉先,虎牢一战,功不可没。”我垂首,不提华雄。